今日出行的首站,就此拉开帷幕。
这年头的布料采买,可非易事。
贫富之别,在此刻显露无遗。
穷苦人家,须得攒够银钱才敢扯几尺布,回家让妻女缝制衣裳。
可老爷们岂会这般寒酸?
虽说古时成衣稀少,可大明早已盛行私人定制。
胡府的姬妾们首要之事,便是挑选花样。
此事颇有讲究。
在这讲究礼制的世道,色泽、样式、纹样皆有限制。
明黄之类的颜色万不敢用。
龙凤纹样更不可擅用。
虽说皇后下诏准许女子婚嫁时穿戴凤冠霞帔。
可真正置办得起的又有几人?
故而纹样款式须得费心斟酌。
何况胡府这等高门大户,自有专属徽记。
虽仅一个小小的篆体"胡"字,制衣时也须添绣上去。
再者她们身为姬妾,正室夫人专属的款式亦不可逾越。
众姬妾只得按各自喜好,与店家妇人低声商议起来。
这些琐事,与胡大老爷毫不相干。
此刻他正在隔壁厅堂跷脚品茗,享用茶点。
店掌柜原想上前奉承几句。
奈何胡大老爷不耐烦多言,摆手便将其打发,只道稍后结账便是。
身边有胡义随侍足矣。
这胡府管家果然深谙主子脾性。
略一思忖,便开始讲述应天城里的各路趣闻。
妙的是这些传闻不仅生动,且件件确凿。
毕竟胡府大管家交游广阔,消息来源谁也说不清。
而胡大老爷,最是爱听这些市井闲谈。
胡大老爷一边听着,时不时发出“哦哦”“嘿嘿”的笑声,手里还不忘往嘴里塞点心和茶水,惬意得很。
啧啧,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坦。
这么一想,后世那些奢侈品店搞的等候区、高定商谈室,咱几百年前就已经体验上了。
此时,胡大老爷对自己之前还觉得逛街辛苦的念头嗤之以鼻。
哼,没想到自己竟也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不过,没过多久,娜娜便悄悄凑了过来,略带羞涩地附在胡大老爷耳边低声问:
“老爷,姐妹们已经挑好了喜欢的布料和款式。”
“可您事先没说究竟要买多少啊。”
“您不给个准数,咱们也不好安排不是?”
胡大老爷咂了咂嘴,斜了娜娜一眼,不满道:
“咱家缺银子?”
“老爷我缺银子?”
“咱让你省钱了?”
娜娜一听,立马露出讨好的笑容。
胡大老爷伸手捏了捏她的耳朵,哼道:
“看中什么就拿什么,难得出来一趟,当然要多买点!”
“银子的事儿,不用你们操心!”
得!
胡大老爷一发话,一众姬妾们彻底放开了手脚。
她们太清楚老爷的分量了,既然他说不用在意银子,那就是真不用在意!
还犹豫什么?
她们或许不会赚钱,但花钱难道还不会?
一个时辰后,掌柜的笑容满面地捧着一叠单子来到胡大老爷跟前。
看到总计两千多两的数目,胡大老爷眉头都没皱一下,掏出私印,“啪”地盖了上去。
这买卖压根不用当场付银子,等货到了再结账!
要是货不对板或者出什么问题,别说收不到银子,掌柜的还得挨顿揍。
毕竟,能享受这种待遇的,谁还不是个体面人家?
见胡大老爷一脸淡定,掌柜的心里又酸又甜。
甜,是因为胡大老爷这么爽快,自家肯定赚了不少;
酸,却是忍不住羡慕胡大老爷的做派。
他家也是有后台的,可同样是勋贵,谁敢像胡大老爷这样大手大脚、毫不遮掩?
不敢!
以前或许无所谓,可自从朱元璋严查贪腐,勋贵官员们都收敛了不少。
谁不怕被查?商人尚且知道财不外露,官场老油条们能不懂?
掌柜的许久没见过像胡大老爷这般豪横、丝毫不加掩饰的主儿了。
这分明就是一个态度。
银子,爷乐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就算传到陛下耳朵里,也无所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啧啧,这份气魄,掌柜的看了都眼红。
可惜啊,他这辈子怕是没这个福气了。
所以,他只能挤出一脸更热情的笑容。
胡大老爷这样的人物,他不敢奢望一次就能攀上,但只要搭上一点关系,那可就赚大了。
而胡大老爷的“霸道”可不仅限于这成衣铺子。
隔壁就是一家珠宝铺子。
买完衣裳,胡大老爷忽然觉得肚子饿了,抬脚就进了隔壁。
吩咐女眷们继续挑首饰,自己则连问都不问,直接“借用贵宝地”了。
原因很简单,他打算在这儿用膳。
胡大老爷嘴刁是出了名的,自然不会让珠宝铺子的掌柜准备饭菜。
他不过是懒得回府,想找个清净地方吃饭罢了。
至于吃的?
呵呵,巧了,三条街外有座闲人免进的宅子,叫会友馆。
更巧的是,那地方最初就是以美味闻名。
最巧的是,那儿的牌匾上,还刻着一个小小的“胡”字!
所以,胡大老爷能在东市的珠宝铺子里吃上合胃口的热乎饭菜,也就不奇怪了吧?
嗯,到底是自家厨子,味道就是顺心!
买首饰和买别的东西不一样。
金银本就是市面上主要的交易货币,所以这行当利润空间不大。
尤其碰上胡大老爷这样的客人,那些哄抬价格的伎俩根本不好使。
要是敢说原料紧缺,胡大老爷连涨价的机会都不给你,转头就能让管家从库房里抬出一箱箱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