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御史想借机博取清名,胡大老爷也有办法应付。
最棘手的利益分配问题敲定后,胡大老爷此行进宫的目的便达成了。
他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事情办妥后立刻起身告辞。
朱元璋倒有些不舍,毕竟与胡大老爷交谈颇为有趣,无论嬉笑怒骂,对方都能接住话茬。
可胡大老爷既已谈妥利益分配,哪里还愿意继续“陪聊”?
一转身便告辞离去,拦都拦不住。
出了皇宫,胡大老爷略一思索,径直朝番邦外交司走去。
难怪说权势重要,回到自己的地盘,待遇自然不同。
从进门开始,一众官吏毕恭毕敬。
别的衙门或许还能对胡大老爷敬而远之,但番邦外交司的人可没这底气。
即便胡大老爷不理政务,甚至十天半月不露面,他仍是番邦外交司的郎中,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身为官场老手,这些官吏们可不认为在衙门间横行霸道的胡大老爷会收拾不了自己手下的几个小角色。
因此,当胡大老爷踏入衙门时,众人立刻堆满笑容,殷勤相迎。
胡大老爷早已习惯这般场面,从容地与众人打过招呼,径直走向道衍的职房。
然而,刚进门,胡大老爷便愣住了。
眼前的道衍与往日判若两人——沉默、冷峻,如同一尾蛰伏的毒蛇,散发着阴冷气息。
见状,胡大老爷心头一震,随即涌上一阵狂喜。
好啊!
看这架势,自己怕是培养出一个真正的特务头子了。
看来,道衍和尚近期在番邦情报上没少下功夫,否则怎会将自身磨砺成这般模样?
“说说吧,瞧你这模样,想必在情报上费了不少心思。”
“功劳暂且不提,单凭这份态度,本官就很满意!”
“有什么难处尽管提,本官替你摆平!”
胡大老爷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仿佛道衍无论遇上什么麻烦,他都能妥善解决。
偏偏道衍还真就吃这一套。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上司——平日放手不管,遇事却能鼎力相助。
“胡爷,有您这句话,卑职可就安心了!”
瞧瞧!
谁说这和尚孤傲不群的?谁说他不近人情的?
这不,见着好处,还是他心心念念的好处时,拍起马屁来不也挺顺溜?
那神情、语气、动作,简直像是演练过千百遍一般。
若非胡大老爷两世为人,演技精湛,怕是真要被他这副模样唬住。
不过,即便知道这老狐狸是在逢场作戏,但能被妖僧道衍这般奉承,胡大老爷心里还是颇为受用的。
他淡淡摆手:“行了,马屁拍得不错,下次继续,先说说你的难处。”
这出人意料的回应,让道衍一怔,情绪险些没接上。
但他很快又挤出笑容,只是这次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诚和欣喜。
“多谢胡爷关照,卑职下次再接再厉!”
“此次求助,倒也不是别的事,还是老问题——缺钱!”
道衍终究是道衍,玩笑一句后,立刻回归正题,直奔核心——哭穷!
官员们向来擅长哭穷,但道衍和尚显然技高一筹。
他径直走向角落,从锁着的箱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
"胡爷,请过目。"
"这是衙门近期的开支明细。"
"日常运作本不需多少花费,但您吩咐要加强外间情报搜集。"
"这方面的支出便陡然增加了。"
道衍信手翻开账本,准确停在关键页,恭敬地呈到胡大老爷面前。
"您看这里,是近期的薪饷、抚恤和赏赐。"
"下官知道这数额略高,或许不合常例。"
"可那些替咱们卖命的人,千里迢迢打探消息,总要给些盼头。"
"不求大富大贵,至少得让家眷吃饱穿暖。"
"故而下官擅自提高了待遇标准。"
"如今开支实在难以为继。"
道衍毫不畏惧胡大老爷发作,甚至主动将把柄递上。
胡大老爷却不露声色地查看着账目。
既然承诺解决问题,自然要先弄清症结所在。
不问缘由就拨款的上司不是好官,而是蠢材。
他可不愿做那种被人蒙骗还要背黑锅的冤大头。
细看之下,发现衙门不仅缺钱,更缺人手。
虽然平日看似不理政事,胡大老爷对衙门情况却了如指掌。
沉吟片刻,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玻璃板放在案上。
"人员问题,我会奏请陛下调派军士过来。"
"至于银钱,倒有个主意。"
说着朝玻璃板努了努嘴。
"把这东西制成器皿卖往番邦,获利应当丰厚。"
道衍谨慎地拿起玻璃板,仔细端详。
许久才迟疑道:"若成本不高,确实利润惊人。"
"胡爷是想贩往海外?"
"可下官觉得,这东西在大明也不愁销路。"
胡大老爷闻言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这么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你这买卖,总不能只盯着国内这点小生意吧?"
"说实话,若非番邦外交司掌管着对外贸易,这好东西还真轮不到你手上。"
胡老爷的话说得直白。
有些东西,就算知道是宝贝,若没那个资格,也只能干瞪眼。
官场上尤其如此!
那些争来抢去的把戏,根本没用!
该是你的,自然会送到你面前。
"有了这玩意儿,确实能多赚一笔。不过胡爷,这生意能长久吗?"
道衍和尚仔细端详着眼前的玻璃板,越看越中意。
但他并未被表象迷惑,反而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货源!
自古以来,被供货问题坑惨的例子数不胜数,后世商业发达后因此栽跟头的商人更多。
单凭道衍能看出这点,就说明他不是庸才。
胡老爷赞许地点点头。
"只要你用心办事,每月我都会让府上送一批过来。"
"按成本价给你,你负责销往藩国。"
"记住,其他商人有陛下关照,不会跟你抢生意。"
"但你手里的货也不能在大明境内流通!"
"老夫早向陛下承诺过,内陆的生意由各大商贾竞标争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