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白爹忽然激动起来,“如果能当个甲长,在街道上大摇大摆呼三喝四,也算知足了。”
白榆若有所思的说:“等我慢慢想法子,满足你这个心愿,但我也有个小小要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说在阜财坊这一带,居住的各类匠户很多,父亲当了甲长或者坊长后,要尽力掌握匠户的信息。
条件成熟时,可以组织一下各行各业成立公会,然后组成总公会,你当个总会长。”
白爹虽然不明白儿子到底是什么心思,为什么如此关注工匠,反正先满口答应了再说。
“我是认真的,你不要以为我吃饱撑着跟你说笑,说不定将来就要用到大量工匠。”白榆强调说。
这算是对未来提前布置的一枚闲子吧,让白爹这个已经没什么事干的老同志发挥余热,充分利用起来。
如果将来有足够实力后,将AI助手提供的工业设计具现,肯定需要大量工匠配合。
京城这点不错,是天下“工业人口”数量最多的地方。
虽然明面上官属匠户已经十不存一,逃散的剩不了几千户了,匠户制度已经彻底崩溃。
但那逃亡的各门各类十几万工匠其实大部分还都“隐藏”在京师各个街道胡同里,仍然在京师生存着。
提前未雨绸缪,万一白榆将来想搞工业时,也不会没头绪。
又过了两日,初夏的天气越来越热,白榆躺在都察院门房树荫下消遣时,好大哥刘存义来报喜了。
“在石驸马后街,有一处三进深宅院正在出售,共有十五间房,绝对符合你的需求!
而且位置也不错,距离都察院这边只有一里地!”
本来昏昏欲睡的白榆也来了精神,当即跟着刘存义去看房。
这处宅院位于石驸马后街的东头街口,大门普普通通,但屋舍皆是青砖黛瓦,简朴大气,这让白榆颇为喜欢。
大门旁边是一座小门房,不算在十五间屋舍内。
前院不算大,有东角房、东厢房、西角房、西厢房,一共四间,中间则是穿堂。
过了穿堂,中院格局和前院差不多,也是四间房,但中间则是一道可以上锁的院门。
再过了院门,就来到了面积最大的内院,也就是设计为主人家的住处。
内院有正堂三间房、东西厢房各二间房,一共七间,足够目前的白家使用了。
白榆看完后,确实非常满意,这个布局实在太符合自己心意了。
以后前院中院八间房可以给家丁居住,而自己一家住在内院,仍然拥有半独立空间。
“价格多少?”白榆对刘存义问道。
刘存义回答说:“中人报价一百五十两,我和中人谈了半天,饶到了一百四十五两,没法再少了。”
白榆叹口气,这价格有点超出预期,本来计划的花费是一百三十两左右。
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谁让自己真心看中了。
位置合适,布局合适,装修风格也合适,就是它了!
下了决定后,白榆就对刘存义说:“把中人找来,签三方文契吧!”
只要买卖双方都痛快,交易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买方、卖方、中人、街道甲长一起在契约上签押,而后白榆就把银子付给卖家。
再将文契拿到县衙去用印,然后交了契税,这处宅院从此就改姓白了!
两世为人,这是白榆第一次买房,不可能没点激动。
又过了三天,站在大门的门洞里,享受着凉爽的穿堂风,白榆不禁就开始浮想联翩。
如果放在五百年后,这三进宅院起码一个亿起步啊......
跟着忙前忙后的刘存义和夏大一起道喜,白榆就大气的说:“今天下馆子,不醉不归!”
然后又说:“后面还要辛苦你们两人,去德胜门外黑市买人。”
刘存义说:“让我们去?”
白榆点头道:“你们帮我买,一人买两个家丁,就按照我说过的条件去挑选。
记住,不要挑刘老哥你这种同款光棍,一定要挑拖家带口的!”
刘存义:“......”
你内涵谁呢?光棍怎么得罪你了?买了大宅院就了不起吗!
夏大又问道:“尽量找健壮的?”
白榆说:“对!你们可以先去西城药局,请个老医士一起去黑市,到时让老医士现场察看所买家丁的身体健康情况。”
夏大和刘存义无语,怎么听着像是买牲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