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便是开办学堂,推行教化。
他下令,在所有州县,都必须建立至少一所蒙学,所有适龄儿童,无论贫富,无论男女,皆可免费入学。课本,统一使用他亲自编纂的简化版。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的征服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要从根子上,改变这片土地的落后与蒙昧。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整个西南地区,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百姓们脸上有了笑容,田野里响起了歌声。
陈平川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地百姓,甚至自发地为他修建生祠,将他奉若神明。
站在昆明城的城楼上,陈平川俯瞰着这座在他的治理下,焕发出全新生机的城市,心中豪情万丈。
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已经建成。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山峦,望向了北方。
那里,有富庶的天府之国,蜀地。有九省通衢的荆襄。
还有,那帮在中原大地上,打得不可开交的所谓“王侯将相”。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陈平川喃喃自语。
“等我的西征军休整完毕,等我的新式火器运到前线,就是我陈平川,逐鹿中原的时候了!”
就在陈平川在西南地区大展拳脚,稳固后方的同时。
东海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乘风破浪,向着茫茫深蓝,扬帆远航。
玄色的“镇海”大旗,在旗舰的桅杆上猎猎飞扬。
丁远一身笔挺的深蓝色海军戎装,手持单筒千里镜,站在高大的船楼上,面容沉静如水。
自从在江徽府接受了陈平川的任命,他便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支舰队的建设之中。
他没有辜负陈平川的厚望。
在他的严格操练和陈平川提供的先进理念指导下,镇海舰队,早已脱胎换骨。
士兵们不再是以前那些只懂接舷战的水师官兵,他们学会了看海图,学会了测算风向和洋流,更学会了如何操作那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后膛火炮。
这种由技术总管全伯,根据陈平川提供的图纸,日夜赶工制造出来的火炮,射程更远,射速更快,精准度更高。
每一艘主力战舰上,都装备了至少十门这样的火炮。
如今的镇海舰队,已经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海军,是这片大海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按照陈平川的战略部署,丁远将舰队分成了两支。
一支由经验丰富的老将林沧海率领,在南海沿岸巡航,主要任务是清剿海盗,保护商路,同时监视岭南冯彦章的一举一动。
而他自己,则亲率舰队主力,执行一个更具开创性的任务——东征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