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站起身,环视着四周的将领,大声吼道:“兄弟们!我们是汉人!我们的根,在中原!”
“这个姓陈的,巧舌如簧,蛊惑将军,要我们放弃故土,在这不毛之地建什么国,跟一群蛮子称兄道弟!这是数典忘祖,这是大逆不道!”
“我张武,绝不答应!”
“愿意跟我回中原的,现在,就跟我走!”
“我们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回归大业!就算死,也要死在回归故土的路上!”
说完,他转身,大步向议事厅外走去。
“张武!你给老子站住!”张烈气得浑身发抖,拔出腰间的佩刀,就要冲上去。
陈平川一把拉住了他,对他摇了摇头。
“让他走。”
陈平川知道,就算强行留下张武,这人也是个危险的定时炸弹,不如放手让他走。
在张武的煽动下,议事厅里,有七八名将领,犹豫了一下,也咬着牙,跟着他走了出去。
很快,城中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角声。
张武带着他麾下的一千多名亲信,都是军中的老兵,也是最顽固的“归乡派”,公然脱离了归义军,朝着北方的玉门关方向,扬长而去。
一场决裂,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归义军,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近千名最精锐的百战老兵。
实力,大打折扣。
“将军!”剩下的将领们,又惊又怒,纷纷看向张烈。
张烈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看着张武等人离去的背影,气得眼前一黑,摇摇欲坠。
“将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他。
张烈看着那支远去的队伍,强忍着心中的痛苦地说道:“走了也好。”
“一支心不齐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现在,留下的,都是愿意与我们同生共死的兄弟。”
他转过身,看着脸色平静的陈平川,和一众忧心忡忡的将领,沉声道:“传我将令!自今日起,敦煌城防及出征吐蕃一应事宜,皆由陈军师全权节制!有违令者,军法从事!”
陈平川拱手领命,当即宣布:“命阿丽娜女王,立刻收拢部落族人,带上所有牛羊物资,退入敦煌城!”
“我们,坚壁清野,以逸待劳!”
“我倒要看看,他吐蕃的五万铁骑,如何能啃得动我敦煌这块硬骨头!”
……
张武的叛离,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敦煌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上千名百战老兵的离去,对归的全军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悲观和恐慌的情绪,在城中蔓延。
许多人都觉得,归义军要垮台。
内部分裂,强敌压境,这简直是末日之兆。
然而,在这种危急关头,陈平川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掌控力。
他首先做的,就是稳定军心。
他让张烈修养身体,自己则手持张烈的帅印,接管了敦煌城所有的防务。
他没有去追究那些动摇的将领,也没有去安抚恐慌的士兵。
他只是做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