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命令,让许多正在浴血奋战的士兵感到不解。
他们打得正兴起,眼看着就要把眼前的蛮子杀退了。
为什么要撤?
“执行命令!”
军官们的怒吼,压下了士兵们的骚动。
军令如山。
后排的弓弩手,开始向天空抛射箭矢,形成一道稀疏但致命的弹幕,阻碍蛮族骑兵的追击。
前排的枪兵,则在同伴的掩护下,开始缓缓后退。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阵型丝毫不乱。
这就是队列训练带来的好处。
即便是在撤退中,陈家军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蛮族骑兵试图追击,但在那片移动的枪林面前,数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丢下了几十具尸体。
塔尔罕在远处的高坡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反而多了一丝凝重。
“好一支强军!”
他由衷地赞叹。
纪律严明,战术得当,悍不畏死。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统帅,那个叫陈平川的年轻人,竟然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果断下令撤退。
这份理智和决断,远比单纯的勇猛更令人忌惮。
“传令下去,不要追了。”
塔尔罕制止了还想继续进攻的部下。
“他们想回城,就让他们回。”
“把顺城给我团团围住,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他知道,野战占不到便宜,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他最擅长的围城战了。
是的,围城,不是攻城。
他要用饥饿和恐惧,一点点磨掉城里人的意志。
……
陈平川率领大军,退回了顺城。
这一战,陈家军伤亡近三百人。
虽然歼敌超过千人,还烧了好几个蛮族部落,算得上是一场大胜。
但陈平川的心情,却无比沉重。
三百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永远地留在了那片荒原上。
战争的残酷,第一次如此直观地展现在他面前。
城中的气氛,也并没有因为这场胜利而变得轻松。
所有人都知道,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蛮族的大军,已经将整个顺城,围得水泄不通。
黑色的营帐,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
白天,他们在城外耀武扬威,叫嚣挑战。
晚上,他们点起无数篝火,战鼓声和号角声,一夜不停,搅得城中军民,不得安宁。
巨大的心理压力,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
梁坤快要疯了。
他躲在自己府邸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陷阱里猎物
脸上的表情,是恐惧和绝望。
“完了……全完了……”
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顺城,已经是一座孤城,一座死城了!
城外的蛮族大军,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
那震天的战鼓声,仿佛就敲在他的心脏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毫不怀疑,顺城在蛮族的进攻下,根本守不住!
到时候,城破人亡,他梁坤,堂堂太后亲族,就要跟这些老百姓一起,被蛮族的乱刀砍死!
不!
他绝不能死在这里!
他还有大好的前程,京城里还有无数的荣华富贵在等着他。
他不能给陈平川这个疯子陪葬!
“逃!”
“必须逃出去!”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遏制。
他梁坤,是来监视陈平川,是来摘桃子的,不是来送死的!
可是,怎么逃?
现在全城戒严,四门紧闭。
城墙上,到处都是赵莽手下的兵。
想从城门正大光明地走出去,绝无可能。
梁坤在房间里转着圈,脑子飞速地运转。
他想到了自己用重金收买的一批小官,他们官职虽然不高,但却能帮他逃出顺城。
比如说,看守西城墙一处偏僻水门的那个队正。
那个位置,平日里就人迹罕至,现在全城的防御重心都在东门和南门,西边更是松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