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木窗“吱呀“推开半掌宽,顾暄挟着风雪翻进来,玄色大氅上还沾着梅枝碎雪。
他转身拴好窗闩,委屈巴巴地凑过来:“公主这般防备,倒叫臣心寒。”
卫云姝耳根发烫,佯装去拨炭盆。自那日宫宴后,这人便愈发没个正形!
“臣听见了。”顾暄突然蹲下身,仰头望着她。炭火将他眉眼镀上一层暖金,连睫毛都染着细碎的光,“公主说喜欢臣。”
卫云姝攥紧鲛绡帕子。白日司徒长恭纠缠不休,她不过拿这人当挡箭牌,怎料正主竟藏在梁上。
“本宫唬他的。”她偏过头,青丝扫过顾暄手背,“司徒家与四皇兄过从甚密,本宫嫌脏。”
顾暄眼底的光黯了黯,像被雨淋湿的雀儿。他解下大氅裹住卫云姝半干的发,指尖无意触到她耳垂:“陛下赐婚的圣旨明日就到顾府,公主现在反悔可来不及了!”
“说正事。”卫云姝拍开他的手,绯红却从耳尖蔓到脖颈。顾暄低笑一声,从袖中掏出密函。
“四皇子在紫晟殿跪了整三个时辰。”他展开信笺,“陛下赏了桑太医制的金疮药,还有去年冬猎用的玄狐氅。”
炭盆“噼啪”爆出火星。卫云姝盯着信上墨迹,寒意顺着脊梁爬上后颈。原来那日御书房父皇震怒,不过是为遮掩父子合谋的戏码。
“冀州知府是弃子。”她指甲掐进掌心,“四皇兄替父皇料理漕运亏空,本宫横插一脚,反倒逼得他们壮士断腕。”
顾暄斟了盏热茶塞进她冰凉的手:“公主打算如何?”
“漠北要变天了。”卫云姝望向窗外漆黑的天幕,“南唐使团明日抵京,鹿寒皇子病弱之躯冒险前来,必是存了破釜沉舟的心思。”
她转身取来舆图,指尖划过蜿蜒国境线:“漠北军粮草走的是陆路,如今暴雪封山,若有人断其粮道……”
“南唐要抢在开春前动手。”顾暄眸光骤冷,“他们敢对漠北军下手,就不怕西魏铁骑踏平草原?”
“所以需要内应。”卫云姝冷笑,“四皇兄掌着户部,冀州漕运又刚出过岔子。”
话未说完,忽被顾暄握住手腕。他掌心滚烫,语气却郑重:“臣明日便启程去漠北。”
“不可!”卫云姝脱口而出。说完才惊觉失态,慌乱抽回手,“本宫是说……”
“公主舍不得臣?”顾暄得寸进尺地凑近,温热的呼吸拂过她鼻尖。卫云姝正要瞪他,却见他神色肃然:“漠北大营有臣旧部,查粮草比旁人便宜。”
他忽然从怀中摸出个锦盒,里头躺着枚血玉扳指:“这是曾氏商行漠北分号的印信。三十八处粮栈,够十万大军撑过隆冬。”
卫云姝怔怔望着扳指。曾氏商行百年基业,他竟这般轻易交托?
“公主若要这江山,“顾暄将扳指套上她指尖,“臣便做公主的马前卒。”
窗外北风呼啸,却吹不散一室暖意。炭盆爆出最后一点火星,映得两人身影在墙上融作一处。
卫云姝的目光落在顾暄沉静的侧脸上,心中微动。
不愧是前世威震边疆的靖王,她只是稍作引导,他便立刻捕捉到了最关键的节点,想出了最可行的路径。
这份敏锐与决断,与前世如出一辙。
前世的记忆汹涌而来,带着冰冷的血腥气。
南唐四皇子鹿寒虽非命丧西魏,但南唐朝廷依旧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兵。趁着西魏刚经历罕见寒灾、元气大伤之际,南唐精锐铁骑如毒蛇般突入漠北军营。
那时,漠北军粮草告罄,战马冻毙无数,南唐人想要活下去,唯有疯狂掠夺。
南唐的几位皇子,尤其是大皇子鹿昶,手段更是狠辣绝伦。他亲率精兵,一夜之间将漠北军最后的口粮洗劫一空,带不走的粮仓,便毫不犹豫地付之一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冲天火光映红了漠北的夜空,也焚尽了漠北军的最后希望。
总督战死,武渡关失守,裕文县沦陷……
一连串的噩耗如同重锤砸在西魏朝堂之上。
司徒长恭临危受命,率领十万仓促集结的新军,在羌昌与南唐大军苦苦对峙数月。最终,还是她一封密信,点醒司徒长恭“远交近攻”之策,用珍贵的粮食与南唐西方的游散部落结盟,才迫使南唐大军不得不回防。
卫云姝垂下眼睫,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掩了眸中翻涌的沉重往事。
顾暄的目光却不受控制地飘向了她。
她刚刚沐浴过,半湿的青丝随意披散着,在烛光下泛着柔润的光泽。一滴晶莹的水珠在乌黑的发梢凝聚、拉长,终于承受不住重量,悄然滑落。
它滚过她光洁饱满的额头,顺着细腻白皙的颈侧肌肤,一路蜿蜒向下,最终没入微微敞开的衣领深处,只留下一道暧昧的水痕……
顾暄的喉结难以自抑地上下滚动了两下,仿佛那滴水珠滚烫地烙在了他的心上。他猛地别开视线,胸腔里鼓噪的心跳声震耳欲聋。
“公主。”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哑,将一块干净柔软的细棉布帕子递到她面前,“不如……先将头发绞干?仔细着凉。”
卫云姝正沉浸在对局势的思虑中,闻言下意识地“嗯”了一声,顺手便接过了帕子,动作自然流畅。
指尖相触的瞬间,一股微弱的电流窜过。顾暄的手悬在半空,顿了一瞬才缓缓收回。那空落落的感觉让他不自觉地蜷起手指,最后紧紧握成拳,搁在膝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鹿鼎山那边,可有新消息传来?”卫云姝侧过身,用帕子包裹住一缕湿发,轻轻绞着。水珠被挤压出来,滴落在她脚边的绒毯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顾暄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翻腾的旖旎念头,迫使自己专注于正事:“还是上次传来的消息。九万七千余人,其中老弱妇孺占了近三成,实际可用兵力不足七万。但时日过去,想必南唐又征召了不少青壮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