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守护”沉香精油在全球香盟门店上架的首日,就创下了单日售罄的纪录。
叶听晚刚在魔都总部参加完庆功会,就收到了“香道传承学院”老教授陈砚秋的紧急来电,电话里的声音带着焦急:“听晚,不好了!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老香师岩罕爷爷病危,他掌握的‘傣家雨林合香’技艺,现在还没找到传承人,要是他走了,这门手艺就彻底失传了!”
叶听晚的心猛地一沉。
“傣家雨林合香”是傣族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用雨林里的野生香茅、龙脑香、过江龙等十余种香料,按节气手工调配,不仅香气独特,还蕴含着傣族对自然的敬畏,一直是“香约山海”项目重点保护的非遗技艺。
她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带着学院的录像团队和调香师,连夜赶往西双版纳。
抵达岩罕爷爷家时,老人正躺在竹楼的病榻上,呼吸微弱。
他的孙子岩光红着眼眶说:“爷爷这几天一直念叨,说‘雨林合香’的配方还没记全,不能就这么走了……可我们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没人愿意学这耗时又不赚钱的手艺。”
叶听晚走到病榻前,握住岩罕爷爷枯瘦的手,轻声说:“岩罕爷爷,您放心,我们会把您的技艺完整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傣家雨林合香’的珍贵。”
老人缓缓睁开眼,吃力地从枕头下摸出一本泛黄的牛皮纸笔记本,上面用傣文和汉文歪歪扭扭地记录着合香配方,这是他毕生的心血。
接下来的三天,叶听晚带领团队,日夜守在竹楼里。
岩罕爷爷清醒时,就口述合香的步骤、香料的采摘时机、火候的控制技巧;团队则用 4K摄像机全程录制,同时用录音笔记录每一个细节,调香师还会同步复刻配方,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当最后一味香料“过江龙”的研磨方法记录完成时,岩罕爷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天夜里,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送别岩罕爷爷后,叶听晚拿着那本笔记本,心里满是沉重。
她意识到,像“傣家雨林合香”这样面临失传的传统香道技艺,在全球还有很多。许多老香师年事已高,却找不到传承人,一旦他们离世,这些珍贵的技艺就会永远消失。
“我们不能再等了,”她对团队说,“必须立刻启动‘数字存香’计划,用数字化手段,抢救性记录全球濒临失传的传统香道技艺。”
“数字存香”计划在全球香盟理事会表决时,全票通过。
各国分会立刻行动起来:印度分会组织团队,记录拉贾斯坦邦老香师的“檀香熏衣”技艺;日本分会拍摄京都“御家流”线香的手工制作流程;巴西分会则重点记录亚马逊雨林里印第安人的“草药合香”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