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介绍的格外简略,都没去具体提怎么分摊、怎么挑选人之类的。
因为他相信,对于这些事情,这帮子家主们,比自己更有经验。
他们本就是靠着压榨下一层来攫取利益的。
压迫百姓?
抱歉,一般的百姓还不配被他们压迫。
甚至,不少百姓还会想着去他们的庄子里当佃户和食扈来着。
尤其是这种食扈,跟主家没一定关系,还真没资格来着。
可偏生,这些食扈,本就是免税的。
他们只需要承担供养主家的义务,就完活儿了。
也就是说,如同刚刚咬牙切齿离开的尉迟恭这般的国公!
他们家的产业,其实只有一小半来源于土地,大部分其实都是由商业所带来的收入。
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是因为大唐的商贸其实是非常发达的。
对于国公这一层的顶级玩家来说,土地里刨食那点收益,远远比不上商业的收入。
而土地,在他们眼中,那是用来压仓的,同时也是用来安置老部下的地方。
他们压根不需要压榨佃户,就能得到大笔收入。
可他们是如此,但下边的那些个勋贵和地方大族可就不一样了。
狭窄、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只能在当地施加的影响力,让他们有且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在当地跟各路其他家族用尽全力争斗!
哪怕这份争斗消耗极大、风险也极大,他们仍旧咬着牙埋头干。
因为他们只能在这一块地方抢食吃。
其他地方,没得他们吃的份!
同样也可以想象,这样的争斗之下,他们面对民众又会是何等嘴脸。
也就是如今的贞观年间吏治还可以,同时还有大把大把的资源可以让大户们更加轻松的去争抢。
所以,对于百姓来说,还真没到水深火热的地步。
但……各家各户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
也正因为如此,这边李承乾这第二个办法一出,所有人的眼睛哦度亮了。
这法子怎样?!
对于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傻子都知道,这天下的生意不可能做尽,势必要拉上其他人上船。
可原本他们的想法是尽可能多捞点,然后抬抬价格分销一部分给其他关联家族。
但李承乾这法子一出,他们发现自己做的还是不够。
只加价分销算个什么啊!
按照太子殿下这般,先收上一笔押金,把自己的成本转嫁出去。
这岂不是更好?
而且,他们稍稍一引申就发现,这押金能让其他人交。
那这么好的生意,让人先给钱再拿货,似乎也没关系吧?
这要是再配合上加价……
说不定还没卖出去一斤盐,自己所有的成本都回来了不说,还要挣上一笔呢。
这……可太好了!
在场的都不是蠢人。
能够在朝堂厮混的,就没有个蠢的。
哪怕某些人的夫人了解的不多,或者一时半会儿的没想想到的,他们家老爷也会在她耳边把这些事儿说得明明白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