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第284章 改良造纸术

第284章 改良造纸术(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宿命之环大王饶命蛊真人诡秘之主一醉经年神秘复苏离婚之前轮回乐园没教养

百姓能明辨是非,知晓恩出皇上,那些壅蔽圣听、把持地方舆论、甚至暗中曲解诋毁新政的世家,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对“解释权”的垄断,便将如同遇到阳光的冰雪,逐渐消融。

这才是真正釜底抽薪,撅断世家根基的绝佳手段!

他们能烧库房,能弹劾干吏,难道还能拦住每一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不成?想到世家得知此事后可能出现的震惊与恐慌,李承乾的嘴角不由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舆论的高地,他不去占领,敌人便会占领。而现在,他就要亲手将这高地,牢牢握在皇室手中!

虽然报刊是一大利器,但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如今的造纸术成本还是太高了。

内帑支持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计。若报刊真要定期刊行,广为传播,这纸张消耗必将是一个无底洞。

即便活字印刷节省了刻版之功,但昂贵的纸张本身就会推高售价,若定价过高,莫说升斗小民,便是寻常读书人也要掂量再三,这与李承乾“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初衷背道而驰。

李承乾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他深知,若不解决这“纸”的问题,报纸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只能成为少数人手中的玩物,失去其最大的战略价值。

“造纸…造纸…”他低声沉吟,脑中飞速检索着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

“东汉蔡伦…树皮、破布、渔网…似乎还有…楮树?对,楮树皮是重要原料!工艺似乎是…沤泡、蒸煮、捣浆、抄造…”

当下的造纸术虽承前代之续,但原料多依赖麻类,处理工艺复杂,耗时费力,且产量有限,导致成本高企。

若能改进工艺,拓宽廉价原料来源,提高生产效率,纸张成本必能大幅下降!

李承乾的思路愈发清晰,麻藤昂贵,楮树虽好,但其生长和采集也需时间。

他必须找到一种生长更快、更易获取的原料!瞬间,两个名字闯入脑海——竹与桑!

“竹子!”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南方遍地皆是,生长极快,纤维坚韧,正是造纸良材!还有桑树,取桑皮之后,并不伤及桑叶养蚕,岂非两全其美?”

此念一生,再也按捺不住。

他即刻传令,不仅召来将作监的造纸工匠,更派人火速前往长安市集及周边村落,不计代价,大量收购各类竹子、桑树皮,甚至收集各类废弃的竹制品、桑枝,一并送入东宫划出的那座僻静工坊。

工坊之内,炉火彻夜不熄。

李承乾虽无法记得完整的《天工开物》细节,但核心原理却了然于胸。他亲临指导,将大致流程告知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

“竹材纤维坚硬,需格外处理。将其斫断、捶裂,与桑皮混合,投入池中,加以石灰水共同沤泡!石灰之力,可助其软化解离。沤泡日久,再入甑锅,大火蒸煮,务必将杂质烂尽!”

工匠们听得全神贯注,虽觉此法前所未有,但太子所言条理分明,令人信服。

他们立刻依言行事,将收购来的青竹破开砸碎,与桑皮混合,投入巨大的石砌池中,加入大量石灰和水,开始进行长时间的沤浸。

数个时辰之后,池水颜色变得深浊,散发出特殊的气味。

工匠们捞出已经初步软化的竹麻混合物,放入特制的大甑锅中,底下柴火熊熊,日夜不停地蒸煮。

蒸汽氤氲中,纤维进一步分离。待到出锅,那原本坚硬的竹材已变得糜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红楼大官人北军悍卒我,大明天子,打钱!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风起宁古塔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