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贾琮没与史湘云定亲前,自己求到贾政面前,请贾政说情,贾赦说不准就答应了。
(傅试是贾政的学生,他有个妹妹叫傅秋芳,据说也是才貌双全,只是他一心想让妹妹嫁个好人家,来攀附高门,没遇到好的,耽搁了,年纪不小了,差不多二十出头了。
傅试想妹妹嫁给宝玉,还曾经派家里的婆子溜进后院,跟宝玉夸赞傅秋芳的相貌,最后没成功。
傅试的名字与“趋炎附势”的附势同音,后来,在贾政默许下,借助贾府的关系,混了一个六品的官职。)
傅试没想到,仅仅过了半年多,贾琮从无人理睬的贾家大房庶子,成了香饽饽,变成朝廷海关司重要职权官员,世事难料啊。
傅试更失望的是,去年自己已经求得先生(贾政)的同意,为自己举荐个官职,可能这大半年来,先生再也没提过了。
是贾环随扈出京时,贾政问过贾环,贾环断然否绝了。
环老三还将傅试给贬得一文不值,既不能做幕僚,给贾政出谋划策,也不是实干的人,这种人要来何用?
贾府的这类清客,其实就是废物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时,贾政听得都有些恼羞成怒了。
怎么说傅试都是自己的学生,小儿子太不给面子了,当面嘲笑傅试是个无能之辈,那不是等于骂自己误人子弟吗?
气得贾政要拿戒尺,佯装要去揍环老三。
环老三也不在意,笑嘻嘻的溜了。
在那之后,贾政再也没提帮傅试谋划一个官职的事了。
傅试看着贾政与两个幕僚低声谈事情,有些羡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恩师跟自己疏远了,有什么要事,都是找萧望和陆九筹商议的。
这两位幕僚,一个是李青秋推荐的,一个是林如海举荐的。
这两人来了之后,贾政不论在官场还是处理家里的事,都有长足的进步,变得圆润周全。
薛蟠双手拿着酒壶和酒杯,去给贾赦敬酒,敬完了贾赦,才来到贾政这桌。
薛蟠恭敬的给贾政倒了一杯酒,说是感谢姨夫,薛家的买卖,进出京城的马车登记,都是贾政让赵国基帮办的。
见薛蟠如今比以前长进了,贾政也是给他面子,喝了一杯,勉励了几句。
外面有人小声议论道:“这是谁,要找赵管家?”
“这小子,是赵管家的人。”
“听说赵管家的儿子赵树儿,被一个喝醉的地痞,给打伤了。”
赵管家,赵国基?
林如海刚刚进京,贾政派赵国基带了十几个去林府帮忙了,现在他不在贾府,他的儿子被醉汉给打了?
赵国基的儿子,或好像是兰哥儿的书童,好端端的,怎么被人打了?
这是贾府的下人,在宁荣长街,就等于在自己家门口,贾府的人被外人给打了?
作为贾府名义上的当家人贾赦,听了都有些不高兴了。
薛蟠也听到了,扯着嗓子喊道:“什么地痞,如此胆大包天,敢在宁荣长街打咱们贾家的人?”
贾赦、贾政冷眼望向贾琏那桌。
贾琏、贾琮马上站起来,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薛蟠喝了点酒,也想凑热闹,跟着过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