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那点事…挺复杂的。”唐玲珑叹了口气,“爷爷坚持老规矩,我爸想搞点新花样。这次比赛之后,我爸准备单干,他希望你能考虑跟他合作。”
林澈刚想说话。
手机响了。
是高森。
“坏了!钱老心脏病又犯了,正送医院呢!”高森的声音很急。
林澈“腾”地站起来,跟唐玲珑说了句“抱歉”,就往医院跑。
医院门口围了一群记者,话筒都快怼到医生脸上了。
林澈好不容易挤进去。
有记者眼尖,看到了正被送往急诊的钱老,连忙把话筒伸过去:“钱老,您觉得,现在咱们华夏文坛,谁能挑大梁?”
担架上的钱老,费力地转过头,声音很小,但很清楚:“林澈。”
这一幕,直接在网上炸开了锅。
林澈跪在急诊室外,手攥得紧紧的。
二十分钟。
医生出来了,说钱老暂时没事了,但是得好好养着。
林澈回到酒店,关了手机,关了电脑,什么也不管,闷头写。
他得写出这辈子最好的东西,不能让钱老失望。
《兄弟连》的故事,从诺曼底登陆前开始。
E连的那些小伙子们,从美国各个地方来,有胆子小的图书管理员,有天不怕地不怕的纽约混混,有南方庄园里长大的少爷,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农场男孩。
他们上了战场,不是为了什么荣誉,就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
林澈写的战争,不是那种大的吓人的场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写的是战壕里的泥巴和寒冷,是没了兄弟的哭嚎,是执行那些乱七八糟的命令时的无奈,是看到老百姓受伤时的难受。
每个细节都抠的死死的,从枪的型号到怎么打仗,从军队的编制到战场上那些人的心理变化,一点都不含糊。
比赛那天。
现场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巴斯通森林的冬天,冷到零下二十度。威尔逊抱着最后一颗手榴弹,看着开过来的德国坦克。他心里清楚,身后就是整个连队的伤员。”
演播员的声音都哑了,擦了擦眼睛。
“她叫芬妮,从俄克拉荷马来的,是个农场姑娘。我跟她说过,等打完仗,就回去娶她。”
演播员放下了稿子,说不下去了。
另一个人接了过来:“雪停的那天早上,援军到了巴斯通。他们在森林边上找到了E连最后的阵地。二十三具冻硬的尸体围成一圈,护着中间唯一一个活着的伤员。没一个人往后退,没一个人跑。因为他们不光是一起打仗的,还是兄弟。”
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
为了战场上的那些人。
也为了林澈写的这些字。
唐玲珑脸上全是泪,使劲鼓掌。
她知道,这次,她是真的服了。
比赛结束。
林澈的《兄弟连》在网上直接炸了。
评分系统因为点的人太多,直接瘫了好几次。
军事论坛上。
一个退役的老兵发了个帖子:“这个林澈,肯定在部队待过。E连在加拉尔多战役里用的那个战术,连研究军事历史的那些人都很少有知道的,他竟然写的这么准。更别说他对信号兵心理状态的描写了,没上过战场的人根本写不出来。”
这帖子一发,立马炸了。
军迷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分析林澈到底是谁。
林澈没说话。
他心里明白,真正的战争,跟技巧和知识没多大关系,重要的是,你得把人当人,把命当命。
“你说,他到底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