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熟读儒家经典,而且生性纯良,极其孝顺!】
【有许多官员都夸赞朱允炆有仁善之心,怜悯之意。】
【在朱允炆十四岁的那一年,父亲朱标身染重病,他小心侍奉,昼夜不离一步!】
【面对朱允炆的孝顺行为,朱元璋对此十分的认可,甚至发出“有子孙如此,朕负何忧”的评价!】
【两年之后,卧病在床的朱标去世!】
【面对自家父亲的死去,朱允炆悲痛到身形消瘦无比,还坚持要为父亲服丧三年!】
【朱允炆的那些孝顺行为,朱元璋他其实都默默的看在眼里,赞许之情不言而喻!】
【而且朱元璋还将对儿子朱标的思念之情,化作了对孙子朱允炆的爱。】
【公元1392年,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要维护嫡长子不在,应立嫡长孙的礼法!】
…………
秦国
“生性纯良,极其孝顺?”
“那这天幕上的朱允炆,岂不是跟朕的扶苏一样?”
“也不知道这朱允炆在未来会有何遭遇,总不会跟扶苏一样吧?”
“若真是如此,那便是命运使然!”
看着天幕上的朱允炆孝顺之举,嬴政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在身旁的公子扶苏。
跟那朱允炆一样,扶苏他也是一个生性纯良,十分孝顺的儿子。
若非如此,扶苏又怎么会因为一封胡亥伪造的遗诏,就选择自刎而死?
虽然嬴政他对扶苏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嬴政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扶苏对于自己的孝顺之心。
正是因为这一份相同的生性纯良和孝顺,嬴政想知道这朱允炆在登基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能否在对方的身上,看到几丝关于自己家儿子扶苏的影子?
…………
明朝
“标儿,你怎么舍得离咱走了啊!”
“你这天幕上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会英年早逝,这绝对不可能!”
“这天幕内容一定是假的,咱的标儿怎么可能英年早逝,离咱远去!”
朱元璋一开始就因为朱雄英的死,内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如今在看到黑子朱标英年早逝的内容后,朱元璋他的内心如同五雷轰顶一般,瞬间让其呆滞在了原地。
眼中神情是满满的难以置信和痛心疾首,想要用各种办法来否认天幕上的内容。
在太子朱标的身上,朱元璋几乎是投入了毕生的心血,对其给予厚望!
而朱标的那些表现,也没有令朱元璋感到失望过,一直都是朱元璋心中最为适合的继承人,没有之一。
可如今那天幕内容上的朱标,却突然要撇下朱元璋一个人走了。
这样一来,朱元璋他的一生心血不就白费了么,这大明的天下他又该寄托于谁?
朱标他怎么忍心啊,让自己落得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
朱元璋他不愿意相信这天幕上的内容,他拼尽全力的想要从天幕上找到漏洞和问题所在。
可无论朱元璋怎么努力,这事实就摆在眼前。
在极大的悲痛冲击下,朱元璋整个人险些直接晕倒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