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姎跟着杨桃花、姚美芳一行人,在集市上逛了小半天,买了些小吃和实用的生活用品,临近中午才回村。
今天因为是大集,村口的猪肉铺生意也不错。
以往这个时间点,大排、小排、五花肉之类的早就卖完了,
今天估计是蹭大集热度,肉铺老板特意多上了两扇肉。
轮到谢姎,竟然还有两条肋排、一只白胖猪蹄。
她都要了!
和买鸡一样,依然是赊账。
村里人赊账的不少,肉铺老板都习惯了。
反正也认得她:“你是周茹的闺女吧?身体咋样?看你脸色蜡黄蜡黄的,是该好好补补。”
老板娘称重后,拿出本子记了账,送了她一块猪肝当添头。
“谢谢婶子。”
杨桃花看谢姎买了这么多东西,替她不值:“买这么多干嘛?拎回去也是便宜朱美娇。”
浑然忘了谢姎没付钱,走的赊账。
更何况谢姎压根没打算拎回朱家,她朝杨桃花眨眨眼:“中午咱们找个地方野炊?”
杨桃花顿时来了劲:“好主意!你出肉,那其他的我来出,等会儿,我抄近道回家拿点东西。”
她一溜烟跑回家,拿了个中型背篓,装上野炊用得上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完了还把她大姐夫提回来的青鱼干从梁上解下来,剁了半条。
觉得还不够,绕着灶房转了一圈,摸了两个皮蛋、抓了几把大米,又去地窖抱了一棵白菜、顺了一把干豆角,直到把背篓填塞得满满的,才背到肩上往外走。
“桃花你干啥去?不是刚从集市回来吗?怎么又出去?”
桃花娘从外面进来,正好和女儿迎面碰。
杨桃花护着背篓拔腿就跑:“我去野炊,中午不回来吃了。”
野炊?
寒冬腊月的,家里吃饭都嫌冷,出去野炊不怕冻住了鼻涕泡泡?
桃花娘好气又好笑,转身看到女儿背上的背篓,顿时笑不出来了:
“哎哟老娘的青鱼干!你个死丫头!野炊就野炊,拿家里的鱼干干什么!这是要留着过年吃的!”
杨桃花没理她娘,心说谢姎都出两条肋骨、一只猪蹄了,她出半条青鱼干怎么了?总不能白吃人家的吧?
两人再度汇合,谢姎带着杨桃花来到了她这段时间晒(开)太(小)阳(灶)的风水宝地。
“哇!这地方不错啊!有稻草垫子,还有口现成的石头灶,我以为要动手搭,没想到有现成的,嘿嘿!我们运气太好了!”
谢姎:“……”
有没有可能,这些现成的是姐们我事先搭的呢?
“谢姎你歇着,我来我来。”
杨桃花捋了捋大棉袄的袖子自信满满地说:
“让你尝尝我的手艺!别看我平时不咋做饭,我就是懒,家里来客人了,才帮我妈打个下手。但你放心,不爱做不等于不会做,我手艺好着呢!不是我吹,我大姐二姐一直夸我做饭好吃,恨不得顿顿都我来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