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姜奶奶手术成功,转到普通病房又住了一周,出院那天直接搬到了江澜名筑。
姜绎年把祖孙俩的常用物品和衣物带了出来,其余锁进架空层的储物间,然后把房子委托中介出租了。
姜迪武一家知道姜奶奶心衰发作、住进了医院,生怕找他们讨医药费,装死不出现。
可大半个月过去了,姜迪武想着他奶总该出院了吧,于是挑了个一中补课的日子,上门想找他奶要点零花钱。
他赔出去的一千多块钱还没着落呢!他妈上次上门根本没要到钱。
到了以后,发现铁将军把门,他拍了拍没人应门,气得抬脚就踹。
“哎!你谁啊?怎么乱踹我家门啊?”
一个腰粗膀圆的中年妇女提着菜篮子站在他身后,怒气冲冲地蹬着他。
姜迪武懵了:“什么你家门?这明明是我奶奶住的地方。”
“放屁!我在这住了大半个月了,还能认错门?”
这时,隔壁的门开了,吴阿姨探头出来:
“哟,这不是阿武吗?来看你奶奶啊?真是长大了!不过你奶奶搬走了你不知道吗?上次被你妈气进了医院,后来动了个手术,出院后搬去别的地方住了。这里现在租给了冯大姐一家。”
姜迪武不可置信:“搬走了?搬哪儿去了?”
奶奶在江城还有别的亲戚吗?没有吧?
吴阿姨摇摇头:“那不清楚,年年没和我说,只说等你们奶奶身体好些了,会回来看我们这些街坊邻居的。”
姜迪武跑了个空,想找他奶要点钱花花的计划泡了汤,心情沮丧极了。
回家一说,姜老二第一个不信:“什么?那小畜生带着你奶搬家了?咱家在江城又没别的亲戚,能搬哪儿去?不会是你奶手术失败,那啥了吧?”
他老婆刘翠萍眼珠一转:“老公,你说咱妈会不会被医院治死了?医院赔了一笔钱,那小畜生想要独吞,这才不声不响搬了家?”
“他敢!”
一家三口自以为真相了,怒气冲冲地直奔市一医院……
谢姎收到消息时,正在补课基地美美地享用姜奶奶给他们做的下午茶:海蛎煎配四果汤。
姜奶奶竟然会做地道的闽南小吃。
只要他们来补课基地,姜奶奶就换着花样给他们做。
咸的、甜的、煎的、炸的……
就连他们带给姜奶奶吃的水果,也被她做成了四果汤反向投喂。
做多了吃不完,还让他们走时打包给各自爹妈尝鲜。
如今的补课基地,成了他们几个闲暇时最爱来的地方。
别看程子鑫六人嘴里抱怨着姜绎年给他们布置的英语作业太多,每次来倒依然很积极。
只是来了以后,往往不务正业,隔一会儿就跑厨房蹭一块姜奶奶刚炸出来的吃食。
这个年纪的男生胃口好、消化快,姜奶奶手艺又好,吃起来不带停的。
“姜奶奶,你这四果汤熬得好地道啊!跟我小时候跟着爸妈去闽南那一带玩吃过的一模一样。”
“姜奶奶做的海蛎煎也很好吃,一点都不腥!”
“话说哥们,你想投资一家闽南小吃店吗?”程子鑫一边满足地吃着海蛎煎,一边扭头问姜绎年,“姜奶奶出技术,我出钱,盈利咱们五五分。”
谢姎听了都想给他点赞。
不愧是家里开连锁酒店、会所的,赚钱的脑筋动得就是快。
其他小弟七嘴八舌地接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