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后,正欲对面前的蓝玉开口,却见朱政突然站出,慷慨陈词:"蓝大将军此话,未免以偏概全,晚辈不敢苟同!真金不怕火炼,岂能一言决断?至于军中是否有人不服,大将军无需操心,晚辈自有一番筹谋!"
朱政清脆却朗朗的声音打破了帐篷中的寂静。
他目光坚定,毫不怯懦地迎视蓝玉,毫无退缩之意。
他不是朱允炆那种只知躲在长辈羽翼下的废人,怎会看着老朱为他铺平道路却无动于衷?躲在后面心安理得地享受老朱赐予的一切,绝非他的性格。
他的目标是成为明朝的霍去病,建立不朽功勋,尤其是对付让国人切齿的倭寇,他早已布局良久。
因此,他必须在军队站稳脚跟,赢得一批桀骜将领的效忠,打造一支精锐力量。
若连眼下的挑战都无法应对,又如何赢得老朱的信任,得到重用?就算依靠老朱威望强行推进,也只会让淮西文武口服心不服,处处阻碍,部属亦难真心信服。
毕竟军队最推崇强者,弱者无法立足。
因此面对蓝玉的轻蔑,朱政绝不能沉默旁观,必须正面回应,打压对方气焰。
这是他在明军立足的第一步。
朱政的话语落下,众将先是一愣,随即带着些许惊讶打量这位态度从容的少年。
这孩子还真有点胆识和血性。
校场上的表现已然令人刮目相看,如今竟敢直面蓝玉针锋相对。
与他们支持的小殿下相比强了不少,可惜那位爷唯唯诺诺,完全缺乏男儿气概,着实让他们失望。
然而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也只能硬着头皮支持到底。
众人暗暗摇头叹气,而蓝玉则先是惊讶,继而......
蓝玉立刻板起面孔,猛然抬头,眼神凌厉地注视着朱政。
老朱责备他倒也罢了,他无言以对,也不敢多说。
但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年轻人,竟敢如此对凉国公说话。
即便对方深受上位者青睐,又如何?他蓝玉怎会放在眼里?
随即,蓝玉讥讽一笑,说道:“就凭你……”
这简短的三个字已尽显鄙夷,毫无商量之意,仿佛懒得同朱政争辩什么。
然而,朱政对此毫不介意,只是自信满满地说:“志不在于年纪大小,贵在行动!试炼一番便知真假,纸上谈兵有何用处?凉国公意下如何?”
这一挑衅,让蓝玉神色微凝,目光锐利如刀剑般刺向朱政。
其杀伐之气汹涌而出。
可面对这咄咄逼人的气势,朱政却是泰然自若,目光灼灼回视蓝玉,甚至迈前一步拉近距离。
二人间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似一触即发的战争一触即发。
而老朱眯眼观察,并没有开口。
旁边不少将领却对朱政这份血勇钦佩不已。
蓝玉自己都惊讶了。
他长久打量朱政许久,心中虽然愤怒,但却不由升起几分赞许之心。
要知道即使是那些历经百战的老卒见到他的虎目怒睁时也难免心惊胆寒。
这是他半生征伐与地位铸就的威名,如今眼前这小辈竟能面不改色实属不易。
这样的一股冲劲与胆识深得他心,比自己儿女和东宫外甥都要好太多。
于是蓝玉哈哈一笑,问道:
“怎样试?”
朱政回答:“过几日爷爷定要举全军大演武,不如就在那时见分晓。
我也不会占便宜,若抽调组建骠骑卫无法夺得演武第一,便算我本事不够,不该担任统领!”
话音未落,帐中顿时一片喧哗。
冯胜、傅友德、耿炳文等将领皆惊愕于朱政的大胆言论,难以想象何来的信心应对这样严肃复杂的考核。
毕竟,大明军中演武有着一套成熟的规范流程,远非简单的队伍展示所能衡量。
其中不仅涉及阵法演练、营地对抗还有个人军事素养的考验等多个环节,取得佳绩极为不易。
而这名不过十几岁的少年真的有这般能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