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之间,三军齐声振臂呼喊,以表达对朱政的尊敬:“臣等叩谢殿下厚恩,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目睹此情此景,老朱微微点头,唇角浮现一丝满意的笑意!
今日一役,他总算让朱政在百万军队中最优秀的将领们面前亮相。
一举收获了许多人心!想必这一善举,定会让麟儿日后之途顺畅不少!而此时此刻,
蓝玉、冯胜、傅友德、耿炳文、瞿能及平安诸将皆是脸色骤变,满眼都是难以置信!心中思忖:陛下竟然带着那个收养的孩子乘銮驾巡视军营已经让人惊讶,没想到此刻居然亲自为其背书,在众军之中建立威名和地位,如此手段未免越权过甚!
要知道,那是掌控军心的重权啊!
他们都琢磨不透老朱为何会这么做!另一边,在人群中的徐允恭忽地低下了头,掩饰自己脸上的表情变化。
回想起父亲徐达临终前的叮嘱,他现在总算明白其意。
父亲果真英明。
看起来皇上确实有意册立朱政为储君,如今正为他在军中铺路!
紧随其后的李景隆,在震惊的同时内心却暗喜不止!没承想陛下竟这般器重朱政!无论朱政到底出身如何,这一刻他已经决定紧紧依附这颗新星!
他认为没有问题。
即使最初相识并不愉快,可他狠狠算计了李善长父子二人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加之有这一联系,那不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至于其他将领的想法如何,老朱压根儿不关心亦或是全然不在乎。
检阅一结束,他就命士卒各自返回营帐,随即径直走向中军帅帐。
一行人也只能硬生生压下心底疑问,急急忙忙尾随跟上……
进入帅帐,老朱毫不客气地坐上了覆有虎皮的王座,而朱政静静地站在一边。
下首处,则列满了威武勇猛的战将。
整个帐篷内的气氛显得略带沉闷,那些将领显然还在纠结于刚才所发生的不可思议一幕,苦苦思索其中深意。
老朱双目如电缓缓扫视一圈,片刻之后,忽然笑眯眯地问道:“怎么了?”
你们这些人,一个个都像木头人似的,不会开口了?听到这句话,众人才如梦初醒。
随即扫了一眼老朱的表情,发现他心情似乎不错,于是赶紧笑着附和道:
“哪有这事!我们出征在外太久,好些日子没见到上位。
心里积攒的话太多,一时反倒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是啊,上位您要多多保重龙体,我们淮西子弟可全都盼着您万寿无疆呢!”
“上位,今天我手下那些兵丁的表现还过得去吧?”
此刻帐篷里全是熟面孔,没有外人在场,大家便放开了话题。
片刻之间,武将们特有的大嗓门在军帐里回响起来,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过了许久。
忽然有人提到刚才说的退役军人转业制度,忍不住疑惑地问:
“上位,末将斗胆请问,您刚刚提到的那个伤残退役军卒的转业安排,到底是什么章程啊?”
“是啊,这可是对我们下面弟兄们的莫大喜讯!末将也想早点知道具体细则,回去也能跟兄弟们解释清楚。”
“上位,我家飞熊卫都是能打硬仗的好儿郎,这种转业名额您得多给我们一些才好,不然我去都没法和兄弟交代呀!”
“你们飞熊卫算什么?能比得上我们的龙骧卫吗?依我看,应该优先满足我们龙骧卫才行!”
“胡说八道!李大眼,你难道忘了是谁把你从尸山血海里拖出来的?你还敢跟我抢,反了你不成了!”
一说起这个退役军人转业的事,众人顿时七嘴八舌争论起来,吵得面红耳赤。
朱元璋还没来得及开口,他们已经快打起来了。
“统统闭嘴!”
随着一声厉喝,众人看见朱元璋眉头紧皱,面色阴沉了下来。
霎时间,
原本气势汹汹、好像随时准备动手的武将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乖巧得很。
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噤声,可见老朱的威严何其之大。
接着,在蓝玉等人注目之下,只听朱元璋平静地指了指旁边的朱政,轻描淡写地道:
“这件事是由麟儿提出来的,所有的选拔考核规则也一并交给了他负责。
各个营该有多少名额,就由他说了算。”“什么??”
哗啦——
此话一出,蓝玉等人全都愣住了,瞪着眼看向朱政。
皇帝竟将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这么个小家伙处理?
这不是意味着如果想要为自己麾下的将士争取这个福利,就要看这个人的脸色了吗?即便他是皇上的儿子,但除了太子朱标,
其他人也未必能让这些老将在心服口服地听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