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门,隆王殿下到了。”
“隆王要登基称帝了。”
“太子谋害陛下,隆王要清君侧。”
“隆王天威浩荡,尔等凡人皆当跪迎圣驾。”
“不开门,就砸的他们开门。”
“砸门啊,冲啊!”
东华门外。
人声鼎沸,吵吵嚷嚷中,清晰听到,隆王的名字不时响起,热烈程度比之突然烧起的大火,不逞多让。
诡异的是,喊着冲门,可躁动的兵丁腿上好似绑了一根线似的,全都站在城门守军的射程外,没有一人冲锋上前,只是晃动着兵器,鼓噪不休。
搅得东华门上的禁卫军如临大敌,不敢有丝毫松懈,眼见城门外鼓噪不休,脚步声不断,却看不清聚集了多少人,只能拼命敲响警锣通知友军来援。
禁城内外被这股骤然而起的警锣声,搅得天翻地覆,再无一人酣睡。
东宫。
重华殿,殿门嘭的一声,被王振大力撞开。
刚刚睡下的太子,眼睛还没睁开,便被这个不懂规矩的太监,猛地薅了起来。
“殿下,殿下,快,快,快起来,隆王要造反了。”
“什么?”太子大吃一惊,被吵醒的愤怒和休息不够的睡意,随着惊出的冷汗,一下子排出体外。
“隆王反了,正在攻打东华门呢。殿下,快,我们快走。”
王振焦急地扯过一件明黄的团龙袍,随意披在太子身上,拉着他就向外跑。
只是,太子不知道是刚睡醒还没缓过神来的缘故,还是惊吓过度,双腿酸软地竟使不上一丝力气。
落地跑了没三步,便被王振带的一下摔倒在地,嘴唇磕在青石地板上,立时破裂出血。
“哎哟。”
王振急切的扶起太子,连句关切的话都没说,拉着他继续跑。
“唉,唉,王伴伴,你这是要拉着本宫去哪儿啊?”
出了大殿,太子终于看见那冲天而起的火光映衬下的通红天空,以及如同魔咒般萦绕在禁城上空的警锣声。
“奴才,奴才带殿下去金銮殿,召集群臣,召集群臣前来商议对策。”
王振急切下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想到将本就支持太子登基的群臣,拉过来保护太子。
太子同样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任由王振拉着向金銮殿跑。
路上王振连声吆喝,拉住几队年轻力壮的太监,组成护卫,护送着太子去金銮殿。
同时命人敲响聚集百官上朝的朝钟。
等朝钟的声音震响九天时,太子才恍然回神,他稀里糊涂地坐上了龙椅。
便是此时,东华门外鼓噪的人群中,吴三桂悄摸摸地凑到一名看着不起眼的干瘦小兵跟前,小声道:
“唐总旗,我们这样要闹到什么时候?我听声音似乎调动了不少兵马向咱们这儿聚集过来,若我们撤晚了,恐怕真会将我们当叛军给剿了。”
戴着假面具的唐辰,摸了摸翘起边的嘴角,“怎么怕了?晚上来找我时,不是说什么都敢做吗?”
吴三桂脸露三分尴尬,不过夜色黑暗中,也没人看到,他低笑一声,“这不是担心您的计划功亏一篑嘛。”
“我什么计划,我没计划。”唐辰耳听着悠扬的朝钟声响,一阵阵传来后,转头道,“行了,通知兄弟们分散撤,若遇到兵马司的兵,可以自行加入进去,若没有遇到兵便自行回福王别院集结。”
第一次干这么出格事情的吴三桂,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立刻麻溜地下去传令。
等他传完将令,再回来找唐辰时,却发现这位小爷又不见了。
待他想要寻找一下唐辰踪影时,忽听得身后铁蹄踏碎青石长街声,如雷声轰鸣袭来。
吴三桂脸色大变,忙大声招呼:“兄弟们动作快,快撤,分散跑,快,快。”
东华门外原本鼓噪的百十名士兵犹如散开落入河里的雪花,转瞬即逝。
取而代之的是一队甲胄齐备,兵精马烈的骑兵,及到东华门下,一名银盔银甲小将,越众而出,大喝道:
“门上守将听着,我乃是陛下次子,当今隆王,太子谋害父皇,篡位夺权,本王奉旨勤王。”
声音传上去,不一会儿便有了动静,只不过回答他的不是什么言语上的交锋,而是一阵箭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