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源,皆因周不疑从中作梗,坏我大事!”
背对着鲁肃的诸葛亮,从背影看去依旧是手摇羽扇,逍遥洒脱。
但此刻他的脸上,却充满了仇恨。
“十年之前,你在水镜山庄让我四人折戟。”
“十年之后,我才出山,你便坏了我的大事!”
“前仇旧恨,我岂能不报?”
诸葛亮霍然转身,凝视着鲁肃:
“这件事情,我可以禀报我家主公,权且一试。”
“但成与不成,在下却不敢跟你保证。”
“还要烦请子敬上复吴候,说明此事。”
“如果他依旧不肯,那在下明日便乘舟返回樊口,绝不带走你柴桑的一草一木。”
鲁肃听了,连连摆手,心中大喜道:
“只要先生能够同意,此事便已经成了十之七八了!”
“以先生之智谋,我江东满朝精英,四方群儒,尚且不是你的对手。”
“更何况区区一个周不疑?”
“先生一席话,必能说服周不疑放下疑虑,同心抗曹!”
诸葛亮手摇羽扇,微微一笑。
“你江东所谓的群儒,在我眼中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压马的肉墩罢了!”
“江东除了吴候和周郎,还有谁堪称智略无双?”
这些话,诸葛亮不过在心中说着,却并没有说出口。
也算是给鲁肃和江东,留了几分面子了。
“既然如此,何时可以动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眼看着双方的条件已经达成了一致,孔明决定准备返回荆州。
“三天!”
鲁肃稍微迟疑了几秒钟,十分果决的说道:
“整备粮草和战船,最多三天,便可完备!”
“三天之后,我亲自送先生和一万五千兵马返回樊口!”
诸葛亮点了点头,哈哈大笑。
公事谈妥,两个人重新入席,边聊边喝,气氛比之以前,更轻松和谐了不少。
鲁肃佩服诸葛亮的谋略、口才和勇气。
诸葛亮也对鲁肃的忠勇和胆识,谦逊和正直甚为敬重。
两个人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酒过三巡之后,两个人多少都有了几分的醉意。
“孔明,若你我联盟抗曹,早晚取胜之后,不知你家主公,复有远图乎?”
鲁肃抬头,睁着迷离的眼睛看向诸葛亮。
“曹操既败,鹿驰中原。”
“至于鹿死谁手,就看到时候你江东和我主公谁的箭法更精妙了!”
诸葛亮端起酒碗,和鲁肃再干一杯。
“鹿……”
鲁肃含笑的脸上,泛起一丝伤感: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你我各为其主,也要成为对方眼中的鹿了吧?”
诸葛亮哈哈大笑,手摇羽扇站起:
“天下共主,只有一人。”
“谁能当之?”
“只待败曹之后,拭目以待了!”
鲁肃缓缓的点了点头。
却又忽然仰起脸,看着站在面前潇洒飘逸的诸葛亮:
“那周不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