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后世也有人通过燕王朱棣后来将李景隆列为靖难功臣之首的举动,暗中揣测这位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的曹国公或许是在藏拙,亦或者干脆就是故意而为之。
但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除却当事人自己以及为其梳妆打扮者,没有人知晓其真正的样子。
总之这位大名鼎鼎的曹国公李景隆留给后世的印象,便是"屡战屡败",并凭借其无可比拟的战果,成功摘得"大明战神"的称号。
有明一代,仅有那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瓦剌留学生"能够与李景隆这位大明战神相提并论。
"小友先别激动,"捋了捋有些花白的胡子,朱元璋渐渐冷静下来,转而看似无奈的诉苦道:"宋国公和颍国公年事已高,练兵治军尚可,但若是率军北伐,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对此,曹爽只是嗤笑一声,随即看向"刘三吾",意有所指的揶揄道:"老先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理由怕是难以服众呐。"
什么强人所难,分明是紫禁城中的朱元璋忌惮宋国公冯胜和国公傅友德在军中的影响力,担心会影响到未来储君的地位,这才有意削弱其存在感。
而原本历史上的朱元璋,正是在将皇长孙朱允炆立为继承人之后,便马不停蹄的以"练兵"为由,将冯胜,傅友德等人派遣至山西,由晋王节制。
而朱元璋则趁机清洗冯胜及傅友德等人在军中的心腹死忠,接连赐死了多位功勋卓着的勋贵。
"咳咳,君心难测嘛。"
虽然朱元璋也没指望自己的小心思能够瞒过眼前的曹爽,但被人如此直白的"戳破",其枯瘦的脸庞仍是一红,随即有些心虚的咳嗽了几声。
"如今我大明虽然看似国泰民安,歌舞升平,但西南边陲的土司们仍是蠢蠢欲动,尤其是西番罕东之地,其土司反复无常,陛下或是希望凉国公蓝玉坐镇西番。"
所谓西番罕东之地,大概位于甘肃敦煌一带,如若能够将其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将可以直接打通西域和大明之间的联系,并顺势隔断吐蕃和蒙古的关系。
近些年,围绕这处兵家必争之地,大明前后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是于去年四月,由凉国公蓝玉领兵,击溃了虎视眈眈的哈密王,令其臣服于大明。
"固然如此,也不至于令曹国公独当一面吧?"
曹爽深知哈密对于大明掌控西域的重要性,故此并没有质疑朱元璋以凉国公蓝玉坐镇敦煌的决定,只是有些没好气的嚷嚷了一句。
现在可是名将云集的洪武朝,除了这曹国公李景隆之外,哪位侯爵国公单拎出来,不能独当一面?
为何偏偏要任用这位能力存疑的"大明战神"?
"咳咳,小友似乎对曹国公颇有成见?"
"尔等发生过矛盾?"
不动声色的擦拭了一下因为心虚,导致在额头上隐隐渗出的些许冷汗之后,朱元璋终是凝眉看向眼前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曹爽。
他总觉得,曹爽对于李景隆的评价,似乎掺杂了些许感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