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40章 造福社稷百姓之壮举

第40章 造福社稷百姓之壮举(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全职法师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官道桃花缘我的极品老婆杨洛苏轻眉诡秘之主轮回乐园道诡异仙

"所谓邮票,便可作为百姓通过驿站传递书信的凭证,只能由官府发放,不准民间商贾及各方势力染指。"

"这定价,也由朝廷统一规定。"

"至于各处驿站空闲的房舍,也可推出类似的住票或者房票,供沿途路过的百姓们借宿,遮风挡雨。"

润了润嗓子之后,曹爽便是更加耐心的解释道,令得眼前的朱元璋连连颔首。

"不错不错,这东西由官府统一定价,便杜绝了地方士绅或驿丞们坐地起价的情况。"又是好一番解释过后,朱元璋终是明白了这邮票存在的意义和作用,神色不由得兴奋起来。

自大明开国以来,他为了令各地尽快恢复民生,并增强朝廷中枢对于帝国边陲的掌控力,曾先后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移民"。

例如坐落于大明边陲西南端的云南省,他便连续组织了两次移民,涉及到的百姓足有数十万之人多。

而这些人,或多或少均是有亲朋故友留在原来的故乡,彼此之间定然互相思念。

家书抵万金。

如若朝廷真的顺利对驿站予以改革,解决百姓之间的通讯问题,即便不考虑那由朝廷统一定价的邮票,也是一桩真真正正造福社稷百姓的壮举。

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改革呐!

即便是那听上去相对没有过于震撼的"住票"也能在日积月累之下,为朝廷提供一笔不菲的收入。

"小友大才,小友大才啊.."尽管已是在竭力保持冷静,但朱元璋脸上不加掩饰的兴奋之色,以及粗重的喘息声,仍是出卖了其内心的激动。

在造福社稷百姓面前,朱元璋已然将整饬驿站乃是为了提高大明财政收入的初衷忘在脑后,脑海中满是民间百姓收到家书时的兴奋和激动。

家书抵万金,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老先生言重了,我也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心有所感罢了,"望着眼前因为过于激动,导致脸上的褶皱都是挤到了一起,胸口也剧烈起伏着的朱元璋,曹爽连忙摆手,谦虚道:"朝中能臣干吏何其之多,例如老先生口中的户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既然有心整饬驿站,多思考些时日定然也能完善这驿站的规则。"

"哼,都是些酒囊饭袋罢了。"

闻言,朱元璋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嘲弄之色,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让其迅速掩去了脸上的兴奋,转而有些苦恼的自言自语道:"既然是为了方便百姓,那这邮票便要以经济实惠为主,否则依然难以在民间流通。"

"可我大明宝钞的最低面额便是一百文.."

"难道要让户部增设一文钱的宝钞?"

言罢,朱元璋便是若有所思的叹息道,但其炯炯有神的眸子却是在仔细观察着曹爽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够收获一些"意外之喜"。

近些年,大明宝钞在民间的贬值速度极快,而他纵然使劲浑身解数,也难以阻止宝钞贬值,今日刚好借机听听曹爽的意见。

而正如朱元璋所预料的那般,本是在自饮自酌的曹爽闻听要增设一文钱的宝钞之后,顿时将口中的酒水喷了出来,转而有些惊恐的嚷嚷道:"老先生,此举万万不妥!"

"如若我大明增设宝钞,非但无法造福百姓,反而还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从军赋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