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神尼储物袋里的三枚玉简。
第一枚玉简上记载了百花神尼收集的丹方。
从培元丹、聚气丹这类基础丹药,到一些常见的疗伤丹药如凝血丹、清灵丹,足有十几种,详细列明了所需灵草和炼制步骤。
第二枚玉简则记录了一种炼丹手法。
名为《百花引灵诀》,与《引炁诀》类似却更为精妙,讲究以柔和的真炁引导药性,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灵草,显然是百花神尼的独门秘技。
第三枚玉简最为珍贵,竟是百花神尼多年炼丹的感悟和经验总结,从火候掌控到真炁调配,再到各种灵草搭配的得失,皆有详述,甚至连培元丹失败的几种常见原因都一一列出。
靳长安握着这三枚玉简,心跳加速,惊喜交加。
这……这是得到了一位丹师的传承啊!
丹方、手法、经验,全都有了!
靳长安脑海中浮现出当年在僵尸洞中的一幕,自己身陷白骨坑底,无法回头背她,心中难免再生出一阵唏嘘。
以后有机会去翠屏山的僵尸洞里再看看,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百花神尼的骸骨,帮她入土为安。
靳长安并未急着再次炼丹,而是将百花炉收起,转而捧着那三枚玉简钻进屋内,开始埋头研究。
他这一研究便是整整三天,拿出了当年读书时那股狠劲,连饭都顾不上吃。桌上摆满了纸笔,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将百花神尼的经验心得拆解得细致入微,还画了几张脑图,把药性搭配、火候掌控和真炁调配的关系梳理得一清二楚。
那枚记载感悟的玉简被他翻来覆去地读,字里行间的心得体会几乎被他背了下来。从灵草的特性到炼丹时的常见误区,他都仔仔细细地学了一遍——这传承真是宝贝,浪费一点都是暴殄天物!
三天后,他终于放下玉简,长出一口气,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脸上却带着一丝满足。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喃喃道:“差不多了,该试试了。”
他没有直接用百花炉,而是依旧取出那个粗糙的青铜药鼎——炼制最基础的培元丹还要用百花炉,他都觉得有点丢人。
这药鼎虽简陋,但胜在熟悉,毕竟失败了五次,现在用起来已经顺手了。
他点燃一撮紫焰沉木粉,紫色火焰跳跃而起,映得他神情专注。
第一次尝试,他按照《百花引灵诀》引导真炁,将青灵草和血露花投入药鼎。
真炁如丝般柔和渗入,火焰缓缓升腾,他一边炼一边回忆玉简中的要点。药材在鼎中渐渐融化,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比之前几次的焦糊味强了太多。
可就在药性即将凝聚时,他手一抖,火候稍稍过猛,鼎内“噗”的一声,药液糊成一团。
他叹了口气,清理干净药鼎,心中却并不气馁。
这一次虽还是失败,但比前五次好了太多,至少有了丹药雏形的影子。
他一边收拾,一边将过程与百花神尼的经验一一比对,暗道:“火候还是急了点,真炁得再柔一些。”
清洗完药鼎,他闭目沉思片刻,回想着刚才的失误,又在脑海中推演了一遍炼制步骤。
半晌后,他睁开眼,目光坚定,再次开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