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提前联系他的本科生,大部分都是想走推免的程序,也就是免试。
在京都大学医学院这些顶级院校,年终排名靠前的本校学生,基本都可以得到保研的机会。
而且因为都是全国范围内的学霸,所以在京都大学医学院,想要保研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因此,京都大学医学院的推免资格,向来是学霸们厮杀的主战场。
在这里,?GPA 3.8以上、手握SCI论文、国家级竞赛获奖的学生比比皆是。
每年九月,各大教授的门槛都会被这些顶尖本科生的简历淹没,甚至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大二就开始联系导师,提前布局自己的学术道路。
因此陆安现在就要筛选出部分简历,优中选优。
这些学生,随便拎出一个,放在其他医学院都是顶尖苗子。
在京都大学,他们只是推免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但是,陆安还会预留几个名额给全国统考,让那些其他院校的学生也有机会报考。
……
不过,实验室里的周采薇和夏梦不太明白陆安这种做法。
如果能招收本校的优质学生,为啥还要特意留名额给全国统考的学生呢?
毕竟,京都大学的教学资源是全国顶级的,本校学生也会有很多的优势。
“陆老师,您真要留统考名额?”周采薇整理着简历,忍不住问道,“今年推免的学生里,至少有十个是院长都点名夸过的尖子生,而且我看有几个学生向您投了简历的。”
夏梦也凑过来:“对啊,本校学生熟悉实验室环境,上手快,还能延续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算是个给外校学生一个希望吧。”陆安想了想,“很多外校学生都是很有天赋的,只不过高中时期没有展现出来。”
“徐老师当年,就是统考进来的。”陆安轻声道,“如果当年京都大学只收推免生,我们医院现在就会少一位顶级的普外科专家。”
周采薇和夏梦愣住了。
她们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高考直接保送京都大学,本科期间发论文如喝水,推免顺理成章。
她们很难理解,一个专科出身的人,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站到同样的起跑线上。
紧接着,陆安又调出一组数据:“在去年全国医学研究生统考,排名前100的考生里,有38个来自非';双一流';高校。”
他指着屏幕,缓缓道:“这些人可能因为高中偏科、高考失误、甚至家庭原因,没能进入顶尖院校,但他们的科研潜力,真的比推免生差吗?”
夏梦小声嘀咕:“可是……统考生需要花更多时间适应……”
“适应能力本身就是科研素养的一部分。”陆安笑了笑,“其实很多京都大学顶级教授第一学历都不是很亮眼。”
实验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周采薇低头翻看那些并不是本院学生的咨询邮件,突然注意到一封特别的来信。
“陆教授,我是云华医科大学的考生,虽然我们学校没有推免资格,但我自学完了您的全部论文,并做了模拟实验……”
附件里是一份手写的实验笔记,字迹工整得像印刷品,每页都标注着日期。
最早的一页,写于一年前。
“这个学生……”周采薇声音有些发紧,“好像有点厉害。”
毕竟一年前,陆安刚到京都大学,他自己都是学生,谁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能当硕导。
也就是说,这个学生在很久之前就关注了陆安,以及他所有的科研论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