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病了?”
谢玖皱了皱眉。
“之前就听到过风声,臣妾还送了些药材,从太医院求了个方子,一并送出宫去了,怎么还真病了呢。”
印象之中,谢明慎的身体一直很好,平时饮食作息都很健康,注重保养。
原以为上回是小毛病,怎么还病到告假没来上朝呢。
“朕想着,派个太医前去给他瞧瞧。”赵行谨道,“他倒是依旧谨慎,不曾自己拿了牌子派人进宫来请。”
像谢明慎这种品级的大臣,是有资格能进太医院求医的,不过大臣们极少会这么做,毕竟那样显得有些太张扬。
太医毕竟还是专门给皇室看病的,少数大臣们有这个特权,但是少用为好。
谢玖闻言,点了点头,“看一看倒也放心些。”
不知道谢明慎是不是真病,也怕这人又在耍什么花招。
显然赵行谨也是这样的想法。
“待会儿朕吩咐了杨止安,让他安排个太医去瞧瞧吧。”
“臣妾让春容同太医一道去吧。”谢玖提议。
赵行谨没什么意见。
他身边的人总不好亲自领着太医去,虽说是要抬举谢明慎,但也不能做的太过,反倒惹人生疑。
于是道,“那就说,是你替你父亲求的医吧。”
谢玖颔首,应了下来。
也不耽搁事儿,这会子就叫人去了。
“年底了,事事都堆到了一块儿,估么着,西迟国的使臣也快到京都了,整日忙的叫人心烦。”
赵行谨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面上带着淡淡的烦躁。
确实累。
不仅要忙政务,还要抽空顾及一下后宫嫔妃们的心思,说身心俱疲也不为过。
想舒坦啊,那只能做昏君。
什么都不想不管,就只享受。
谢玖含笑,“皇上辛苦,好在今年是个丰收年,辛苦些也值得,天下百姓都高兴呢,臣妾身在后宫都听闻宫外的百姓们称赞皇上是贤明之君。”
这话倒是叫赵行谨听着舒服。
不是为那句贤明之君,而是谢玖提到的,今年是丰收年。
“是啊,百姓们不愁吃,日子才能安定下来,安定了才能发展。”
如今这人力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人口多的国家,的确更昌盛。
“所谓安居乐业,便是如此了。”谢玖赞同的点点头,“西迟国使臣入境后,见到我朝如此欣欣向荣,定然不敢轻视了皇上。”
两国之交就是这样的,你弱些,他便强势,势必会有些不平等条约。
此前赵行谨登基的时候,西迟国并未第一时间送来贺礼,也不曾递上国书,而今赵行谨登基都满一年了,对方才表示要来朝恭贺,这可不是见风使舵么。
如果赵行谨登基后,大靖朝和之前一样,没有改变,甚至更衰败了,恐怕如今等来的就不是使臣觐见恭贺,而是一纸战书也不稀奇。
弱肉强食,向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