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第736章 二合一

第736章 二合一(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妻子的秘密超神机械师全职法师诡秘之主抗日之铁血八路道诡异仙温柔潮汐[先婚后爱]仙逆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吸取了周朝的教训,认为封建制不利于维持统治,疆域再大也不能交给别人帮忙管理,于是就产生了郡县制。

把土地分成一块块的交给官员去管理,听上去好像和封建制没啥区别,实际上差异还是很大的。郡守虽然也有一定的权力,但他没有诸侯的自治权,且不能世袭。

这时候就不再是连锁经营企业了,而是变成了股份公司。秦王是总公司董事长,各地郡守只是总公司派下去的分公司经理。干得好受信任就多干几年,干不好完不成总公司下达的业绩,一纸调令分分钟卷铺盖滚蛋。

但在公司里秦王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身边的大臣也掌控着不小权力,他们就像是董事会里的董事,既推举了董事长,又制衡了董事长。权力集中在总公司,也就是中央。

在封建制度下,只要诸侯履行了约定,王是没办法直接指挥诸侯国里的某个农户的。但在郡县制下,皇帝可以通过一层一层的官员直接管理国家的每个人。这就是中央集权制,权力都集中到了中央朝廷。

中央集权制持续到了元,之后又发生了变化,从中央集权转向了君主专制。从理论上讲,君主专制并不能算一种新的制度,而是中央集权制的极端模式。

朱元璋在赶跑了北元政权之后也开始吸取教训了,认为之前的唐宋元等朝代所以灭亡,主要原因就是权力不够集中。皇帝不能一言九鼎,下面还有宰相公卿等人分权,很不爽。

于是他就把朝廷里能分权的职务一步步全给废除了,把有可能分权的人一个个全弄死了,把绝大部分权力都攥在手里。

这时候权力就不再由董事会掌控,而是落到了某个人手里。集权的不再是中央朝廷,而是变成了皇帝,所以谓之君主专制。

效果嘛……显而易见的糟糕。赶上个勤勉、聪明、运气好的皇帝,国家可能发展的不错,可要是赶上个懒惰、脑筋一般的皇帝,国家立马衰弱。

总体上讲,一家人的后代之中,勤勉、聪明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平庸、懒惰。没办法,这就是人性,即便是天赋不错的孩子,生长在后宫的环境里也会成为变态,存在很大的性格缺陷。

所以从长远角度比较,国家走向衰弱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走向强盛,明朝和清朝就是最好的例子,有能力的皇帝不是没有,是太少,无法做到连续性,只要出现一个脑子不好使的,缺陷立马被无限放大,根本没有纠错的机会。

但效果不好,不意味着不长久,等清朝代替了明朝,不光照搬了这套制度,还在其上修修改改,把权力更加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中。

难道说皇太极不知道君主专制的害处吗?有可能知道,也有可能看不到。但他也是人,和朱元璋一样扛不住权力的诱惑。至于说由此给民族和国家带来的害处,老子先痛快了再说,死后管它洪水滔天!

既然君主专制这么糟糕,洪涛为什么还要用呢?前面不是说了嘛,制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把后世存在的几种制度放到周朝去,没一个能行得通,总不能说后世的制度都是坏的吧。

以洪涛的经验和认知,他觉得封建制和君主专制放在此时此刻的大明,都有积极的一面。

分封,把土地交给官员们去有限自治,可以节省朝廷大部分精力、物力和财力。治理地方有点像养育孩子,当父母的越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做孩子的能力往往就越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请摄政王赴死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