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第248章 算账时间3

第248章 算账时间3(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我的极品老婆官道桃花缘赘婿神皇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全职法师杨洛苏轻眉诡秘之主温柔潮汐[先婚后爱]

“罪臣王之桢叩见吾皇陛下!”但王之桢并不清楚全国事情经过,只听李如桢叫嚣说锦衣卫大部分将领已经从善如流参加了政变,不管是否得逞,自己这个锦衣卫一把手恐是难逃罪责。

“确实有一些锦衣卫将领参加了谋反,不过罪不在你。起来吧,今后用心为朕管好锦衣卫,将来会有大用。”

对于锦衣卫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洪涛有些意外。绝大部分兵将都没参与,只有少部分人卷了进去,大多还是像李如桢和郑养性那样的虚职。

从这一点上讲,以前对锦衣卫的认知倒是有些偏差了,他们并不是要反对皇帝,而是为了自保,不得不与文官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只要自己表现出足够实力,再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利益,这支军队还是能保持基本立场的。

“擢锦衣卫指挥使王之桢都指挥佥事,掌锦衣卫事,钦此……”但王之桢的职务比较特殊,到锦衣卫指挥使就做到头了,只能在品阶上升一升。

接下来就是对陈矩、王安、李实、王承恩等内廷有功之人的奖勉,还包括当值的所有大汉将军,该升的升,不能升的赏,又耗费了小一个时辰。

“经查,礼部尚书郭正域、刑部尚书萧大亨、大理寺卿李栋、右通政使黄纪贤,吏科给事中官应震、兵科给事中吴亮嗣,刑科给事中钱梦皋等人参与谋反,证据确凿,即刻交与锦衣卫羁押,以从犯论处!”

眼看日头已经到了头顶,可皇帝还没有退朝的意图,再次向身后摆了摆手,司礼监换了个太监出班唱奏,继续扯着嗓子宣读圣旨。不过这次不是褒奖了,而是惩罚,对参与养心殿谋反的从犯做出了处置。

“陛下,臣有本要奏!”别看晋升了几位有功之臣没人反对,但刚说要把一干从犯绳之以法,立马就有人出班请奏,这一位来头还不小,翰林院侍讲学士,韩爌。

他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一直都在翰林院任职,十多年来尽心尽力,从正九品的侍书稳步升到了从五品的侍讲学士,不算快也不算慢。

其实在翰林院里工作,晋升太快反而不是好事。身边全是饱读诗书、才华外溢的文化人,谁能比谁强多少啊,人家都按部就班,你偏要扶摇直上,太遭恨,很容易被同僚非议,传到皇帝耳朵里有损声誉。

混翰林院的最高境界或者叫最高追求,就是入阁做大学士,成为皇帝的辅臣,进而实现抱负理想。还没登顶呢就弄了一堆拖后腿的,有道是人言可畏,对入阁非常不利。

韩爌在这方面就很稳,跟在同科状元翁正春后面亦步亦趋,从不试图超越。眼看着翁正春顺利入阁,他再稳稳当当的熬上三五年,估计也能完成最后一步了。

按说都混到临门一脚了,就不该在这个节骨眼上当出头鸟,非在皇帝震怒时提什么反对意见。可古人说得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朝堂更是很难把握。

做为坚定的东林党人,如果眼睁睁看着党魁、元老、骨干们被杀的杀、流的流却默不作声以图自保,今后该如何面对诸多党人的目光。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反正必须要站出来说句话。

(本章完)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