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第148章 天津卫遇袭

第148章 天津卫遇袭(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我的极品老婆官道桃花缘赘婿神皇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杨洛苏轻眉全职法师温柔潮汐[先婚后爱]诡秘之主

明成祖朱棣才是名副其实的御驾亲征,而且是专挑强的打。从南到北、从陆地到大海,谁不服、谁嚷嚷的声音大就干谁。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以皇帝身份如此能征惯战且战功彪炳者,他可能得排在第一位了。

宣宗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曾亲率大军出征过朵颜三卫,杀了兀良哈一个措手不及。但也就仅仅至此了,初战告捷之后这位从小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懂得军事技能的皇帝很明白继续打下去胜负难料,马上收兵回朝。

英宗朱祁镇是战绩最次的,终明一朝败得最惨。土木堡一战几乎葬送了明朝八成精锐部队,他本人还被活捉了。属于是瘾大技术差还不自量力的典型代表,称作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武宗朱厚照是明朝最后一位敢于御驾亲征的皇帝,作战对手是蒙古小王子,史称应州之战。但这场战争的过程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只说明军战死50多人,蒙古战死10多人,然后蒙古退兵,明军胜利。

当时蒙古军队有5、6万,明军更是多达10万众,有皇帝参加的战役肯定不会太小,打了好几个小时,总共死了不到百人,听上去有些不合逻辑。

但结果却是是蒙古小王子退兵了,之后很多年不再南下,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明军胜利的说法,到底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已无从考证。

很明显,真正御驾亲征且取得了不错战绩,战术和战略上双丰收的只有朱棣这位马上皇帝。朱瞻基和朱厚照虽然都胜利了,但没有开疆拓土也没重创敌人主力,和皇帝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所花费的成本相比,勉强算小亏。

而朱祁镇则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还坑了亲兄弟和之后大部分皇帝。就是从他开始,皇帝的亲卫部队被消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量,让文臣集团手握兵权逐渐做大。

为什么同样是皇帝,又云集了全国精兵强将,获得结果却大相径庭呢?除了时代背景以及对手的强弱不同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

朱棣和朱瞻基爷孙俩全是从小亲历大小战役无数,把兵器当玩具的职业军人。他们懂得战争技术,所以会打仗、能打仗、敢打仗。

朱祁镇和朱厚照则是出生在紫禁城、成长于宫女与太监当中,从来没有过作战经验,全凭胆大碰运气,结果一个点背一个点好。

这个道理不光洪涛懂,满朝文武同样知道。眼见这位从小长在深宫大院,除了去南苑打打猎连只鸡都没亲手杀过的皇帝又要轻言御驾亲征,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要拼命阻拦。倒不是怕皇帝性命有误,而是心疼花钱和自己的小命。

光听着御驾亲征挺提气、挺给力的,殊不知皇帝不是穿上盔甲骑上马就跟着军队走了,身边还要陪着一大群太监以及文武百官,光是各种依仗、伙食的耗费就能让军费翻番,还不一定能起到正面作用,保不齐是去添乱。

要是光耗费点钱财大臣们也能捏着鼻子认头,让皇帝高兴高兴,从而采纳更多建议,花出去的钱还能赚回来。但皇帝都去前线了,朝廷里面除了必要的大臣留守,剩下有头有脸的怕是都要跟随,这才是最要命的。

(本章完)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