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第135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第135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我的极品老婆官道桃花缘赘婿神皇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杨洛苏轻眉全职法师温柔潮汐[先婚后爱]诡秘之主

从叶茂才、顾宪成、顾允成、杨涟等人的家庭出身推算,东林党的中坚力量也不会是出身贫寒的老百姓,道理很简单,圈子。

后世里弄个群啥的也有圈子,富二代们绝不会和屁民在一个群里整天叽叽歪歪谈天说地,人家没这个功夫也没这个需求。如果真碰上了趁早退群,或者捂紧口袋,有天大的便宜也一分钱不能掏。

那么问题来了,像顾宪成、杨涟这类富二代为何不在家里享福,非得上蹿下跳使劲儿折腾,最终还把小命都给搭上了呢?

听着是挺不合理的,实际上却是社会规律。纵观历史,几乎每个朝代内带头反抗当权者的通常不是最底层百姓,以富二代和官二代居多。

原因很简单,只有他们才能在吃饱饭之后多看书、四处瞎溜达、满脑子理想,并有能力付诸实施。底层百姓连明天的午饭还没着落,没时间也没精力胡思乱想,更没能力去追求精神价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讲的话,东林党应该属于背叛了阶级、立志改变旧传统、大力革新的积极因素,阉党和皇帝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保守势力。按照后世大部人的习惯思维,前者是好人,后者是坏蛋!

但事实上并不如此,东林党不是好人,阉党也不是坏人,他们本质上全是一种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那种人。

无论东林党还是阉党,包括皇帝在内,你来我往、你死我活的斗得头破血流不死不休,争的不是谁的治国理念先进,而是谁能掌握权力,然后为自己、家族牟利。

其实这种争夺自古以来在历朝历代里都有,激烈程度也不见得低多少,为啥唯独东林党和皇帝阉党最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呢。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争权夺利的时间点不对。如果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哪怕只是面和心不和,别在外敌环伺、内部不稳的情况下不管不顾瞎折腾,大明帝国灭亡的责任就不会大部分扣在他们脑袋上。

准确的讲东林党不是清流,而是官僚资本代言人。与皇帝和阉党相比,他们对国家的危害更大,甚至连臭名昭着的资本家也无法望其项背。

为了保住所谓的既得利益,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可以无视一切法律道德,更不管国家民族兴衰,只要自己合适就成。

后世里也有这种人,还不少,比如玩金融资本的、玩房地产的、玩虚拟经济的。这些领域小商小贩基本挤不进去,普通资本家同样没戏,能得到入场券的必须加个前缀,官僚!

单纯的资本家并不是贬义词,剥削也不是贬义词,只要是商业社会存在就离不开这个阶层,总体还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力。

但只要加上官僚当前缀,所有正面属性立马清零并接近负无限,剩下的全是人性中的恶,哪怕偶尔无意中干了件好事,其结果也必定是坏的。

历史书上为啥把阉党说成坏蛋,东林党人反倒成了六君子、八君子呢?难道历史书撒谎了?这个问题更好解释,借用一句后世的名言,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明史当然也是由清朝写的,清朝的官员同样也是利益集团和官僚资本,往明朝官员身上泼脏水等于是在诋毁他们自己的名声和正确。为了维持统治,有些道理不能讲得太明白,百姓们全通透了就不听招呼了。

(本章完)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