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落在皇宫庄严的屋顶上。
八时整,御前会议在肃穆的气氛中开始。
金陵战役的推进,既带来了巨大的战略机遇,也伴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
为了统一思想,避免在关键时刻出现战略分歧,天皇裕仁亲自召开了这次会议。
大本营内部,关于对华战略的争论从未停止。
以参谋次长多田骏为代表的有限派,主张在攻占金陵后,立即与中国政府展开和谈,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而另一派,则是以陆军大臣杉山元为首的扩大派,他们坚信只有持续不断的军事打击,才能迫使中国彻底投降。
会议开始后,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不过由于前线不断传来的捷报,以及军部强硬派的强势,会议的天平逐渐倾向于扩大派。
就在会议进行到关键时刻,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会议室内的紧张气氛。
一名侍从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将一份电报呈送给了裕仁。
裕仁接过电报,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电报是冢田攻发来的,内容简短而惊人:柳川平助遇刺,身受重伤,第十军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诸君。”
裕仁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刚刚接到前线急报,柳川君遇刺,情况危急。”
会议室内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多田君,你怎么看?”
裕仁将目光转向了多田骏。
多田骏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陛下,柳川君遭遇不幸,第十军群龙无首,这对我军的攻势极为不利。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选派一位有能力、有威望的将领,接替柳川君的职务,稳定军心,统一指挥。”
“臣建议,由朝香宫鸠彦殿下转任第十军司令官。殿下是皇室成员,威望素着,且有军事经验,定能胜任此职。这虽然是权宜之计,但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裕仁微微颔首,又看向了杉山元:“杉山君,你的意见呢?”
杉山元立刻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臣附议多田次长的意见。朝香宫殿下是最佳人选,由他统帅第十军,定能迅速稳定局势,继续推进金陵攻略。”
裕仁的目光又落在了参谋本部作战部长下村定的身上。
“下村君,你呢?”
下村定毫不犹豫地回答:“臣附议。眼下战局正处于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因为柳川君的意外而停下脚步。必须确保战争的持续性,直至达成最终目标。”
他更看重的是战争的持续,而不是某个将领的个人安危。
裕仁缓缓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决定了。”
“松井石根继续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转任第十军司令官,即刻生效!”
裕仁的内心,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他既给了松井石根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又兼顾了皇室参与战争的需要,同时还解决了第十军指挥空缺的问题。
这才是帝王心术。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大本营都为之震动。
松井石根虽然保住了职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权力已经被架空了大半。
朝香宫鸠彦这位养尊处优的皇室成员,即将走马上任,成为第十军的新任司令官。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传遍了前线的各个角落。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更多的人则是感到茫然和不安。
毕竟战争不是儿戏,一个不称职的指挥官足以毁掉一支军队。
而在金陵,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部,气氛同样凝重。
常委员长站在憩庐的阳台上,眺望着远方。
冬日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寒意。
金陵的局势越来越危急了。
日军的攻势虽然暂时受阻,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旦日军重整旗鼓,金陵这座古都恐怕在劫难逃。
想到这里,常委员长的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悲凉。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转身走回屋内。
这时,侍从室主任钱大钧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委座,前线急报!”
钱大钧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带来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