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官 >第78章 始料未及的展开

第78章 始料未及的展开(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妻子的秘密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道诡异仙抗日之铁血八路全职法师诡秘之主官场宏图我哭了,我装的[电竞]超神机械师

魏哲在带方县屯田时,曾纠结过到底要以何种粮食为主。

毕竟南橘北枳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一味地生搬硬套只能扑街。

当时在这个问题上,魏哲其实为难了很久。

即便是戏志才在得知之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无奈之下魏哲只能选择最笨拙的方式,那便是让最前线的人说话。

老农虽然不知什么大道理,但对于粮食的感受却是最真实的。

也正是在请教带方县的诸多老农后,魏哲才决定以粟米为屯田主粮。

话说自董仲舒请求汉武帝下令,让关中百姓种植小麦开始,粟米的地位其实就已经渐渐下降了。

尤其是到了本朝,石磨的普及更是让胡饼、汤饼成为了很多北人的主食。

在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小麦种植面积是越来越大。

毕竟相比于粟米而言,小麦的产量通常高于粟米,最关键的是小麦貌似比粟米更耐饿。

如果单从这些条件来看,貌似带方县更加应该种植小麦。

然而带方县本土的老农却告诉他,他们更喜欢种植粟米。

因为由狗尾巴草人工驯化而来的粟米太抗造了,即便是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相比之下,小麦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朝鲜半岛可不是辽东,这里没有黑土地,地形也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土地贫瘠算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所以对于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小麦可能更具优势;

而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粟米却更为合适。

此谓“因地制宜”也!

日后魏哲若有机会去辽东开荒屯田,种植的主粮说不准就要换成小麦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粟米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但开荒却注定是一个苦差事儿,尤其是开头几年。

就说带方吧,魏哲从中平二年就开始垦荒了。

但是今年荒地新田的产量基本上只有熟地的十分之一。

去年若不是魏哲通过带方铁钱在三韩掠夺了一批粮食,光靠屯田的产出连打秽貊的粮草都不够。

不过今年就好多了,乐浪郡的豪强联手给他发了一个大礼包。

每县千顷的良田熟地,让魏哲彻底吃了个饱。

毕竟按照每百亩收一百石粟米来说,一千顷可就是十万石。

九县九千顷,那可就是九十万石的产量。

如果算上开荒的粮食收成,一百万石是绝对有了。

当然,魏哲还不至于竭泽而渔,屯兵和屯民也是要吃饭的。

为了让他们保持积极性,好让魏哲能可持续性的剥削,他严格按照当初的契约履行,最后拿到手也就是五十多万石。算上今年交易所得,勉强也够用了。

每每想到此处,魏哲就格外羡慕曹操那家伙。

毕竟当初曹操在许昌城外实验性屯田,当年可就收上来谷物百万石。

没办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原地区早就没有什么荒地了。

曹操那厮的屯田条件可是要比魏哲好太多了,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而且他只是收上来了百万石,由此可见当年许昌屯田收获应有近两百万石。

“算了,不想了,越想越气!”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和戏志才商量好出兵三韩的方案后,魏哲便开始准备起来。

收粮,选兵,操练等等,堪称是繁杂之极。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渊所展现的能力则让所有人都为之惊讶。

孙邵、氏仪的表现亦是十分亮眼,无论是船队还是工匠所都丝毫没出差错。

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国渊几乎主导了整个后勤工作。

可以说他这个侯府大管家,硬是靠能力让郡府诸郡吏不自觉的听令行事。

对于这样的情况,魏哲自然甚是欣慰。

本来人员稀少的西平乡侯府,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壮大起来。

而就在乐浪郡这边忙得热火朝天时,三韩之地的情况开始变得越发严峻。

说来也怪,明明他们的存粮还没有见底,但所有人都开始恐慌起来。

无论是马韩、秦韩还是弁韩,惊恐的情绪几乎无处不在。

手中有粮食的部落惶恐,粮食见底的部落也惶恐,死亡开始迅速蔓延!

虽然粮食欠收已成定局,但饿死的人没几个,倒是有大量三韩人死于刀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请摄政王赴死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