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合理用农家肥,别瞎糟蹋!”
“水,兴修水利,还得合理用水,不能今年随便浪费明年饿肚子,这种糊涂事儿绝不能干,咱大明不能当败家子!”
“种,朝廷得培育推广良种!”
“等等!”朱元璋一摆手,皱眉道,“前面咱还能听懂,这培育推广良种是啥意思?种地不就那几样吗?”
朱允熥笑眯眯道:“宋仁宗庆历年间,大将军郭逵跟交趾打了一仗,从凉山那儿带回一种高产良种。稻米口感不太好,可产量大得吓人。后来南宋淳佑年间,有人把宋朝的种子跟这高产种混着种,培育出新品种,第二年再种,发现稻谷又好吃又多产。现在这好东西还被藏着掖着,没推广到大明呢,简直是暴殄天物!”
朱元璋眉头一皱,脸都沉了:“大明有这么好的种子,咱咋一点不知道?谁藏着不报啊?”
“可能是皇爷爷不够稳重,觉得种地从古到今都那样,没啥新鲜的吧?”朱允熥调皮地眨眨眼,语气里带着点揶揄,像个小狐狸在逗老狮子。
“从汉朝到现在,种地也在进化啊!”他摊手道,一脸“您老得与时俱进”的欠揍样。
朱元璋一拍大腿,立马吼道:“传旨蒋瓛,让他赶紧把良种给咱弄回应天,咱要亲眼瞧瞧!这要是真的,咱得好好谢谢熥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前户部贪污的事儿让朱元璋一肚子火,这会儿全散了。心想:要真有这稻种,天下不知能多活多少人,咱这皇帝当得也算值了!他眉宇间对朱允熥的欣赏更浓了,像是看个稀世珍宝,眼角都笑出褶子来了。
黄子澄等人却傻眼了,自诩饱读诗书,可愣是没听说过郭逵跟交趾打仗还带回啥良种。在他们眼里,郭逵就是个粗鲁武夫,抡刀砍人还行。谁知道朱允熥连这犄角旮旯的历史都挖出来了,这小子到底翻了多少书啊,简直是行走的史书库!
“熥儿,继续!”朱元璋兴致勃勃,催促道,像是听故事听上瘾了的老头子。
“密,合理密植!”
“就是我说的种植间距几尺最合适,也就是还没画完图的那部分。”
“得得得,咱知道了,别提画图的事儿!”朱元璋摆手打断,像是怕再听下去耳朵起茧子,嘴角还抽了抽。
“保,得防蝗虫等灾害!”
李贯一听,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殿下,蝗虫可是上天给皇帝的惩罚,是对皇帝懒惰的警告,天灾咋防啊?你这是要跟老天爷对着干吗?”
这话一出,刘三吾和周观政脸都黑了,心想:这家伙咋能说出这么蠢的话?妥妥的腐儒啊,满嘴天命鬼话!当初三皇孙选杨士奇没选他,真是慧眼识珠,他们差点被这家伙的名声忽悠瘸了,判断力都丢到茅坑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