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知府这家伙又来哭穷,说什么要减免赋税,还扯什么“四民填于沟壑,百业凋零”之类的话,差点没把朱元璋气笑了。他眯着眼,冷哼一声,心想:这帮江南佬,当咱是傻子好糊弄呢?
开国那会儿,他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把全国的租税都降了下去,可苏州这些江南富庶之地偏偏例外。当年张士诚盘踞苏州的时候,这帮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粮,屁都没放一个。如今他朱元璋来了,收一样的税,他们就喊什么“怨声载道”?这不是摆明了挑衅嘛!
“不准!”朱元璋大手一挥,冷哼道,“让锦衣卫暗查苏州知府,看他是不是跟谁勾结,中饱私囊!”心里暗骂:江南这帮家伙,真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敢撩老虎胡须,看咱不扒了你们的皮!
第二天,应天皇宫,奉天殿大门洞开,文武百官齐刷刷站好,像一群被老师点名的学生,大气都不敢喘。朱元璋登基坐殿,威风凛凛,龙袍一抖,气场全开。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宋和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像被按了静音键。
就在这时,李贯笑眯眯地瞟了朱允炆一眼,然后昂首挺胸、大跨步出班,那架势活像只刚打赢架的公鸡,尾巴都快翘上天了。“陛下,学生李贯,有本要奏!”他声音洪亮,信心满满,眼神里透着股子得意劲儿,像在说:今天咱要大干一场!
朱允炆心里一激,脸刷地红了,像被热水烫了脚似的,激动得手都抖了。啥?李贯这是要给他送大礼?这么突然就砸下来了?他脑子里瞬间炸开花,惊喜来得太快,幸福得像个大馅饼从天而降,砸得他晕乎乎的,差点没站稳。直到黄子澄偷偷掐了他一把,他才回过神。
“殿下,小心行事,仅靠李贯一人还不够。”黄子澄低声提醒,语气里带着点老谋深算。
“嗯嗯!”朱允炆连连点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那颗心还是怦怦跳个不停,像装了个小鼓。
“李贯?”朱元璋不动声色地瞥了杨士奇一眼,慢悠悠地问,“你有啥事要奏?”他那眼神深得像个老狐狸,藏着看戏的意味。
“陛下!”李贯拱手,语气铿锵有力,像在发表就职演说,“春耕乃天下重中之重,历朝历代为了劝民耕作也是绞尽脑汁。学生不分昼夜,殚精竭虑翻阅史书,终于写出一篇劝农书!还请陛下过目,发行天下,以表达朝廷对百姓的爱戴,对农业的重视!”
说完,他还挺了挺胸,像只等着夸奖的小孔雀。
劝农书?殿内百官一听,顿时炸开了锅,彼此对望几眼,窃窃私语起来,像一群八卦大妈凑一块儿嚼舌根。朱允炆更是狂喜得差点蹦起来,这礼物也太贴心了吧!文学价值拉满,实用性爆棚,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政绩啊!
他刚想出列附和,却瞥见朱允熥那边稳如泰山,像个没事人似的杵在那儿,硬生生忍住了,决定再观察观察,别一激动栽了跟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