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时过境迁,那短命的刘宋哪能跟咱大明朝相提并论啊!”朱允熥挺直了腰板,声音里透着一股子“谁敢跟我抬杠试试”的小得意。
“《大明律》里写得明明白白,父母杀儿者,杖七十,流放天涯海角!
这可是皇爷爷爱护百姓的铁血心肠,黄先生,您咋就装瞎子看不见呢?”
这话一扔出来,黄子澄的脸瞬间绿得跟腌了半个月的咸菜似的,嘴角抽抽了两下。
心想:“这小子,连《大明律》犄角旮旯里的条款都能挖出来,准备得也太充分了吧!
这哪是皇孙,分明是锦衣卫的秘密武器啊!我这老脸往哪儿搁?”
“法律无情,可人有情!”黄子澄硬着头皮反击,试图扳回一城。
“法律不过是道德的最低标准,他都违法了,可见这家伙的道德底线低得能钻老鼠洞,比地缝还不如!”
“黄先生,别说了!”朱允熥还没来得及接茬,朱元璋突然跟点了炮仗似的勃然大怒。
一巴掌拍在龙案上,“砰”的一声震得殿里回音乱窜,群臣腿肚子抖得跟筛糠似的。
老头子瞪圆了眼,胡子都快气得一根根立起来了:“这种人渣还让他活着干啥?
父子天伦可是儒家最根本的玩意儿,这无知的腐儒居然被骗得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这脑子是读书读进猪肚子里了,还是压根没带脑子出门啊?”
他喘了口粗气,指着殿外吼道:“传旨!让应天府立刻把这混账抓起来!
黄子澄你说得对,法外有情,但这情,只能是咱朱元璋的!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给我亲自跟进这案子,查清楚后,就在应天府外,把这家伙给咱活埋了!
敢动咱大明的底线,埋了都算他走运!”
“遵旨!”宋和忙不迭地应了一声,小碎步跑出殿去,跑得跟兔子似的,生怕慢了半拍被朱元璋的怒火烧到屁股。
刘三吾赶紧出列,捋着胡子,一脸正气凛然地说:“陛下,朱子曾言,‘嫂溺叔援’,嫂子掉河里,叔叔都能伸手救一把,可见儒学也不是死板的!
这家伙违反最根本的父子天伦,简直骇人听闻,丧尽天良!
不过,臣有点怀疑,这事儿会不会有假啊?万一是个谣言呢?”
朱元璋一听,扭头看向朱允熥,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像是无声地问:“小子,你有啥证据,赶紧掏出来,别让咱失望!”
朱允熥微微一笑,慢悠悠从怀里掏出第二份奏折,递上去时还抖了抖,像是在抖掉上面的灰尘,顺带抖出点“胸有成竹”的气势。
“皇爷爷,我就知道会有人这么问。所以,我早就把何仙姑和那个道士抓到应天府了。
如果这还不够,那些亲眼看到他活埋儿子的村民,我也请到应天府候着了。
您说查就查,证据齐全得很,铁证如山!”
朱元璋接过奏折,扫了一眼,嘴角一抽,露出个“果然是你小子”的表情。
心里暗道:“这风格,跟以前一模一样,办事滴水不漏,锦衣卫都得给你端茶递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