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地诉苦:“先生,现如今朝堂上全是咱的人,皇爷爷对我也挺满意,逢年过节还赏我点好吃的,像上回那盘红烧肉就挺香。可这次突然冒出个朱允熥,您在朝上没听到吗?皇爷爷那语气,从没这么夸过我!甚至还摸了他的脑袋!自从父亲死后,皇爷爷啥时候这么和善过?我连个笑脸都没捞着,摸脑袋更是想都别想!”
黄子澄依旧稳如老狗,喝了口茶,眼皮都没抬一下,淡定得像是在听邻居唠家常。
慢悠悠地说:“殿下莫忘了,这一切的前提是朱允熥没分析错。一旦他错了,之前皇帝对他有多和善,之后就有多残忍!您想想,陛下那脾气,翻脸比翻书还快,上回胡惟庸不就是一眨眼就没了?”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朱允炆却心里没底,皱着眉头嘀咕:“可他信誓旦旦,还有一堆奏折撑腰,估计很难错吧。我咋跟他看法完全不一样呢?我觉得不派兵,大同必丢,丢了咱这脸可往哪搁,回去还不得被大臣们笑话?”
黄子澄放下茶碗,终于正眼看他一眼,慢悠悠地问:“何以见得?”
朱允炆急了,差点没跳起来:“先生您说啊,别卖关子了,急死我了!”
黄子澄清了清嗓子,开始抖机灵,摆出一副算命先生的架势,慢条斯理地说:“就凭也速迭儿有十万大军!还有,朱允熥分析了一大堆,却忘了两个最重要的词——气势!”
朱允炆一愣,眨巴着眼:“嗯?”
黄子澄得意地接着说:“捕鱼儿海大战,凉国公蓝玉一举击败北元,逃亡的皇帝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儿干掉。也速迭儿是谁?阿里不哥的后代!当年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天下失败,现在汗位回到他们手里,这不是气势汹汹吗?十万虎狼之师倾巢而下,颇有当年陈友谅的气势!就杨远那点兵,守得住才怪,估计连城门都堵不住,风一吹就得倒!”
朱允炆一听,眼睛都亮了,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激动得差点没蹦起来:“有道理!先生果然大才!”
这话夸得黄子澄心花怒放,差点没直接摆个造型自称“当代诸葛”,还想顺手拿把扇子扇两下装装样子,得意得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可他忘了,陈友谅最后在鄱阳湖被朱元璋干掉了,这例子举得有点自打嘴巴的嫌疑,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经典案例,历史课估计没好好听。
黄子澄还沉浸在得意中,又拽了句:“儒学中曾言,天命二字,不可忽视。”
然后开始满嘴跑火车,从四书五经扯到三皇五帝,一个简单的攻防战愣是被他讲成了历史大片,剧情跌宕起伏,听得人头晕眼花。
朱允炆越听越有道理,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恨不得给黄子澄磕一个,嘴里还念叨着:“先生说得太对了,咱差点忘了天命这茬,天命在我啊!”
“先生,我现在该咋办?”朱允炆满眼期待,像个求作业答案的小学生,眼巴巴地看着黄子澄。
黄子澄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去皇上面前慷慨陈词,等战报一到,一切自然明朗!到时候朱允熥要是错了,您就是大功臣,皇爷爷一高兴,没准还赏您几盘红烧肉!”
朱允炆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没蹦起来:“妙啊!先生,孤明白了!”
在他眼里,黄子澄要是拿把扇子,那就是活脱脱的诸葛亮再世,简直无敌。
脑子里已经开始幻想自己站在朝堂上指点江山的画面,意气风发地等着朱允熥翻车。
殊不知,这俩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的组合,正信心满满地准备跟朱允熥掰腕子,结果如何,咱只能说:拭目以待吧!
毕竟,朱元璋那双老辣的眼睛,可不是吃素的,杀起人来连狗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