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应天,皇宫。
大殿之内,金光闪闪。
龙柱盘得跟麻花似的,雕梁画栋在昏黄的烛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活像一群鬼影在墙上蹦迪扭秧歌。
肃穆庄严的气氛浓得能拿勺子挖出来,压得每个人都跟背了座山似的,喘气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儿。
朱元璋斜靠在龙椅上,身形瘦得跟根竹竿成双成对。
岁月在他脸上画满地图,斑白的头发在冠冕下探头探脑,像是要开溜。
可别被这干瘪模样骗了,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威严,简直能把人压成肉饼,没谁敢抬头跟他玩对视。
他眯着眼睛,眼神深得跟个无底洞,透着股子暴怒,像头饿了三天三夜的老虎,随时准备一口吞了谁。
他冷冷地瞟了眼下面那群大臣,目光跟刀子似的划过每张脸,轻飘飘地吐出一个字:“念!”
太监宋和立马蹦出来,瘦得跟竹竿配对儿似的,手里攥着一卷泛黄的奏疏。
声音抑扬顿挫,跟唱戏似的,响遍大殿每个犄角旮旯:“臣都指挥使杜清泣血上奏,洪武二十四年秋,鞑靼也速迭儿带兵南下,十万铁骑浩浩荡荡,气吞霄汉!大同城已经被围了好些日子,粮草快吃光了,士兵们拼得血呼啦擦,城墙摇摇欲坠,求皇上赶紧派兵救命!”
宋和这嗓子虽稳,可每字都像个大铁锤,砸得殿里众人心里“砰砰”直跳。
空气瞬间凝固,喘气都得使劲儿挤,像被谁掐住了脖子。
朱元璋一听,眼底蹿出一股恨意,像是点了把火,烧得他那张干瘪老脸都泛起红光,跟刚喝了二两烧刀子似的。
他慢悠悠坐直身子,枯瘦的手指敲着龙椅扶手,“咚咚”声低得瘆人,跟敲丧钟似的,听得人心惊肉跳。
“每年一到秋天,这也速迭儿就跟闻着肉味的狼似的,带着人南下抢我地盘,杀我子民!”他声音沙哑,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牙都嚼碎了吐出去,“这次还搞出十万铁骑,真当咱大明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抢就抢,门口连个看门的都没有?”
他停了停,眼神跟老鹰似的扫过群臣,冷哼一声,鼻音重得像在嘲笑:“都说说,现在咋办?”
大殿里顿时安静得掉根针都能砸出坑,连呼吸声都像被掐了。
十万骑兵,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大明边境的一场灾难级大片,票房得爆棚啊!
群臣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额头上冷汗冒得跟下雨似的,手在袖子里攥得死紧,像要捏出水来,个个跟刚从澡堂子跑出来似的。
从哪调兵最保险?派谁去救火最靠谱?
更要命的是,八百里加急从大同送到这儿,花了三四天,前线现在啥样?大同城还在不在手里?
这些问题堆一块儿,跟乌云压城似的,谁敢随便张嘴?
在朱元璋手底下混饭吃,那可不是开玩笑,伴君如伴虎,一个不小心就得去黄泉路开演唱会,门票还免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