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林先大军一步回城,画了曲辕犁的草图,又叫来木匠、铁匠按草图做了个简易的样品。
及刘备率众归来,赵林在太守府门前将其迎入大殿,急道:“主公,此物名为曲辕犁,可深耕易作,助力田耕,无论大小农田,平坦起伏,皆可用。”
刘备等人闻言,皆奇之,细细打量样品,刘备道:“此曲辕犁果真如此神异?”
赵林闻言,便叫老农上前答话。
一人道:“刘皇叔,我等往昔所用之犁皆为直辕,其弊甚多。
其辕长且直,笨重非常,耕起地来极难调转,遇田埂或地头转弯处,须费好大周折,方能转得过来,甚是不便。
入土深浅调节亦不精细,难以随心深耕,常致土地耕得深浅不一,庄稼扎根便受影响。
这曲辕犁,端的是神物。
其辕短又曲,轻巧灵便,一人一牛便可驱使,犁铧入土深浅,可凭犁评自如调节,深耕时,只需稍动犁评,犁铧便入土深些,能把土地翻得细又匀。
不论田地大小,地势平坦起伏,竟能运用自如,神物啊!”
刘备见老头如此推崇,疑道:“老丈可曾亲手试用?”
老农道:“赵小将军在府内开辟了两垄地,小人亲身试用此曲辕犁,是以知晓。”
刘备闻言颔首,绕着曲辕犁观察半圈,又问道:“比之旧犁,能快几分?”
两位老农对视一眼,一人拱手言道:“往常用直辕粗耕一亩地,需耗大半日,耕后还得费些时日去平整土地,方能播种。
若用这曲辕犁,估摸只需一个时辰,便能将一亩地耕得妥当,土地平整细致,可直接撒种,真真能省许多功夫。”
刘备听了,抚须大笑曰:“妙哉!妙哉!此等神物,若能广传于乡间,减百姓农事辛劳,亩产量亦增,实乃利民之神器也。”
诸葛亮在旁,亦微微点头,手抚羽扇道:“主公,柏轩此番功劳不小,此曲辕犁若推广开来,于我大汉农业,大有裨益,当速令工匠多造,且教乡间百姓知晓其用法才是。”
赵林闻言,犹豫片刻,上前言道:“此物虽好,却不宜大肆推广...若叫诸侯都得了去...”
言下之意,是若叫曹操得了去,岂不是资敌了?
刘备闻言,却正色道:“此为利民之举!焉能自珍!
诸侯得此物而用之于民,则民幸也,诸侯若用之于军,则民减负也。
备宁资敌,亦要推广此利民之物!”
众人闻刘备此言,皆为其大义所感,面上皆露钦佩之色。
诸葛亮羽扇轻摇,上前一步,躬身言道:“主公心怀天下苍生,高义薄云,亮钦佩不已。
只是各路诸侯,心怀各异,若贸然推广,恐有奸佞之徒,不以利民为念,反用此物来横征暴敛,加重百姓之苦。
如此一来,反倒违背主公初衷,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刘备闻言,思忖一番,言道:“军师言之有理,可有计策教我?”
诸葛亮早见到赵林欲言又止,闻言轻摇羽扇,笑曰:“柏轩已有良策,何不进言?”
赵林曰:“林确有计策,却不知能否叫诸侯不敢加重赋税。”
刘备示意但说无妨。
赵林遂言道:“所为成大事者,当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