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眉头紧皱,复四下打量。
胯下宝马忽然打了个响鼻,曹操见状,缓缓下马,忍痛曰:
“此宝马名爪黄飞电,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为我坐骑,可否以为俘获,救得云长性命?”
赵林闻言,见那宝马通体雪白,只四蹄金黄,高贵非凡,又闻曹操所言此马堪比赤兔,早已喜不自胜,面上露出为难之色,言道:
“以我二伯父之能,设伏于绝地,止俘获数十残卒与一畜生?料诸葛亮必不相信。”
曹操闻言,无奈叹气,又四下打量。
转身之际,忽有一物于腰间摆荡,操视之,乃所佩宝剑也。
遂忍痛摘下,示与赵林曰:“此宝剑名为倚天,长五尺,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为不世出的宝物,可救云长性命否?”
赵林闻言,目不转睛的盯着宝剑,只觉此剑合该姓赵,却面露犹豫之色,言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公亦知吾二伯父之能......”
话音未落,曹操摆手打断赵林,再次四下打量。
然败兵逃命至此,已接连冲破数道阻拦,除却残卒,宝马,佩剑,已无其它长物。
若要以麾下文武为俘获,那刘大耳最善蛊惑人心,岂不是送人才与他?
正不知如何寻得妥当之物,踱步之际,忽闻“叮当”之声,循声看去,正是外袍之下,内穿的宝甲。
遂将外袍脱下,咬牙切齿卸了宝甲,示与赵林曰:“此宝甲为天外陨石打造,轻便坚固,细环密布连结,刀劈无痕,箭射不透,名曰环锁内甲,以此宝甲,合先前所言数则,必能救云长性命。”
赵林察言观色,见曹操已面露凶光,遂拱手言道:“若如此,我二伯得保也!曹公果真高义,林深感佩服!”
曹操闻言,强忍怒气,言道:“少年胆烈,不愧吾赞汝虎雏之名。”
赵林岂能听不出曹操话中深意?
不过既得了诸多好处,不好再刺激奸雄,是以抱拳曰:“林感激曹公赞名,大恩不言谢,既得俘获之物,当速速送去诸葛亮处,救我二伯父性命。
请恕林不能亲送曹公,这便告辞了。”
言罢,走上前来,先取了宝甲叠起,绑在胸口,又取了宝剑缚于后背,再骑上宝马,高声道:
“曹丞相有令,命尔等随赵某去投刘皇叔!”
言罢,见近百“气运之子”、“精锐猛士”互相搀扶向南而行,最后才环视十余文武和衣衫不整,无马无剑的曹操,抱拳一礼,朗声道:
“诸位一路奔波劳累,提心吊胆,历经磨难,林实不忍也。
往后路途,若有追兵,林必亲自拦下,诸位可缓行,不必再忧虑追兵矣。”
言罢,又随意抱了抱拳,骑着宝马,背着宝剑,怀揣宝甲,领兵离去。
曹操负手而立,目视赵林背影,待其行远,忽扯下发冠,猛掷于地。
左右皆不知其意,程昱问曰:“丞相何故动怒?”
操曰:“吾竟忘却以此冠为俘获,当能救云长性命,此冠怎不通灵提醒与吾,死物留之无用,故此弃之。”
正所谓:
赤壁硝烟烈火烧,曹公败走路途遥。
伏兵几道皆强渡,血雨腥风胆气消。
忽遇少年追兵至,奇计诡谲智谋高。
谎言救羽为由引,赚得张辽去请操。
剑甲宝驹皆舍去,猛士精锐亦全抛。
奸雄本是玲珑性,佯作愚拙暗过招。
无奈贿赂求保命,威名今日受煎熬。
江山自古多奇事,青史留痕叹此遭。
赵林曰:“谢曹丞相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