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魏文明还是岑涛综,接下来都需要在秘书省过渡一年。一年后,预计局势会对李恪十分不利。
谁进去都将难以幸免,即使强如岑文本也逃不过此命运。
上一世的经历让李承乾明白必须提前采取行动,给岑文本设下陷阱。
虽说岑涛综才华横溢,但在岑文本这样地位显赫的人支持下如果成为状元的话,魏征等人必然提出质疑。
以岑涛综的才华,还未达到能够让皇帝忽略反对声的程度。
原本岑文本应当清楚这一切后果,可自从年初起,由于种种关于科举第一归属的猜测不断升温,连岑文本都开始产生期望。
可惜,真正的胜利者却是魏文明——他与岑涛综相比毫不逊色,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里就已经拿下了头名。
一个小小的棋局,李承乾轻松玩弄的小手段罢了。
无端生事,空穴不来风,一切皆因策划。
即便没有挑战也会创造挑战。
不过如此而已。
随着魏文明、岑涛综、格义山等一批新科进士慢慢退出两仪殿。
皇帝这才开口道:“尽快举行铨试吧,朕急需用人。”
“喏!”侯君集沉声答应,退回队列。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皇帝继续询问。
兵部侍郎崔敦礼上前拱手说道:“启奏陛下,鄯州果毅都尉席君买昨日上报:
吐谷浑丞相宣王密谋袭击弘化公主并劫持其国王慕容诺曷钵逃往吐蕃境内。
获悉此事后,慕容诺曷钵单骑前往鄯善城寻求庇护,而席君买则连夜率一百二十骑兵斩杀了叛逆宣王。”
李世民轻轻一抬手,旁边的王德立马心领神会,接过奏折就递了上去。
老皇帝眯着眼睛看完折子,转头看向太子时眉头直打结:"东宫当真给前线下过'见机立断'的军令?"
"确实下过这道令。"
李承乾抱拳回话,眼神却直往奏折上瞟。
"不过儿臣是直接交待给兰州长史李树明的。
眼下唐军和吐蕃兵都在边境线上扎营,吐谷浑那帮墙头草保不齐要闹幺蛾子——有想投奔咱们的,也有想抱吐蕃大腿的。
儿臣寻思着,得让底下人早作打算。"
"哦?"
皇帝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这些年慕容家坐镇吐谷浑,虽说面上归顺,可那位宣王在民间威望也不小。
去年弘化公主刚嫁过去,听说好些人坐不住了?"
太子连连点头。
"正是这个理。鄯州那边收到线报,正巧李树明在防区坐镇,就派了席君买带一百二十轻骑突袭,当场砍了宣王和他两个兄弟。"
"只是父皇,这事儿背后怕是有吐蕃人在搅浑水......"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竖起了耳朵。
眼下文成公主送亲队伍才走到天水,两个月才挪了六百里地——沿途不是拜庙就是祭山,走三步停两步。
要是这时候吐谷浑王被挟持投敌,和亲这事可就黄了,搞不好还得跟吐蕃干仗。
"太子怎么看?"李世民突然点名。
李承乾一个激灵:"回父皇,儿臣以为吐蕃人若真劫了吐谷浑王,松赞干布倒是能赚足面子。可他们也得掂量掂量,刚跟咱们结亲就翻脸,这风险他们担得起么?"
"和亲队伍到哪了?"
"刚过天水。"
"按这龟速,七月初能进吐谷浑就不错了。高原反应总得让公主缓缓,少说还得歇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