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揉着太阳穴,听着外头崇文馆"咚咚"的敲打声——那帮工匠过年都没闲着,就指着在《考工志》上留个名号,好让子孙后代吃穿不愁。
"刀枪剑戟那些玩意儿,扔给兵部和将作监折腾去吧。"
他抿了口淡出鸟的茶汤,心思早飘到渭水边上。
造船才是正经事,可这活儿得用多少人手?
把长安城的木匠铁匠全划拉来都不够使!
正盘算着怎么把手伸进将作监,李茂猫着腰闪进来:"殿下,吐蕃使团跟江夏王他们候着了。"
李承乾手一抖,茶汤差点洒在蟒袍上——该来的还是来了。
长安老百姓哪知道文成公主其实不是皇上的亲闺女?
那些养在长孙皇后名下的宗室女,到了年纪就顶个公主名头往外嫁。
可李道宗这老狐狸心里跟明镜似的,毕竟要送去吐蕃的可是他亲闺女!
"让他们滚进来!"李承乾咬着后槽牙。
眼瞅着殿门一开,禄东赞那身花里胡哨的吐蕃袍子晃得人眼晕,后头跟着的李道宗脸黑得能滴墨。
鸿胪寺那帮人跟鹌鹑似的缩在最后头,这场面活像要唱大戏。
李承乾心里直叹气,哪个当爹的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闺女顶别人家的名头出嫁啊?
偏偏这老东西还跟吐蕃人穿一条裤子,今儿这谈判怕是要掀桌子!
……
东宫议事厅里乌泱泱坐满了人。
吐蕃使臣禄东赞那身五彩斑斓的袍子晃得人眼花,后头跟着礼部老大李道宗——这老头脸黑得跟锅底似的,毕竟要送去和亲的文成公主可是他亲闺女。
"正月十六,我大唐公主从长安启程,你们赞普啥时候动身?"
李承乾跷着二郎腿,手指头敲着案几。
禄东赞脑门冒汗:"回殿下,我们赞普同天准点从逻些出发!"
说着偷瞄李道宗,那老丈人正攥着茶杯直哆嗦。
"那在哪儿迎亲啊?"
李承乾眼皮都不抬。禄东赞赔着笑:"通天河北岸咋样?"
话没说完就被李承乾怼回去:"想得美!北岸离你们逻些十万八千里呢!"
李道宗突然"啪"地撂下茶碗:"要不就在通天河南岸?"
李承乾眼珠子一转:"王叔,要不咱在河北岸新设个昌州?既送亲又占地盘!"
说着冲李道宗挤眼,"昌字多吉利,国运昌隆子孙满堂!"
禄东赞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这哪是和亲,分明是要在吐蕃家门口插旗啊!
李道宗却突然乐了:"殿下高见!昌州这名儿起得好!"
老头心说反正闺女要嫁,能多坑吐蕃一块地是一块。
眼下可不是讲究礼尚往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