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 >第240章 让太子守家!

第240章 让太子守家!(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仙逆官道桃花缘我的极品老婆全职法师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赘婿神皇杨洛苏轻眉诡秘之主温柔潮汐[先婚后爱]

两年前松州战役之时就曾有吐谷浑人士参战。

“毕竟如今乃是由吐蕃提出结亲建议,若双方妥善处理这段婚姻便足以换来较长时间和平局面。”长孙无忌郑重陈词道。

李世民赞同地点点头后转而询问太子意见。

“父皇英明。”李承乾回答,“依儿臣所见,吐蕃向大唐求婚或许意在借天朝威势来震慑四方诸邦。”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以及侯君集闻言面色皆变沉重起来。

紧接着李承乾提议道:“既然和亲不可避免,不妨考虑能否借此机会让周边诸如党项吐谷浑乃至羊同苏毗等国家得知某些消息。”

“何事?”李世民不禁好奇地问道。

“传播吐蕃国王三代单传子孙艰难的消息。”李承乾恭恭敬敬地说罢这句话令在场众人内心震动不已。

李承乾恭敬地作揖道:“禀告父皇,于十月的朝廷集会中,儿臣听闻吐蕃使者禄东赞提及,尽管吐蕃赞普松赞一族连续三代单传,子嗣稀少,但在其王室之内却子孙众多。”

话音刚落,房玄龄即刻露出吃惊的表情望向他。

“当前虽以松赞干布的名望维系统治,但如果他的后代传承出现问题,那么内部的王族及其他地方贵族或许会发生变动。这样一来,或将存在机会。”李承乾再行一礼,接着说道:“另外如吐谷浑、党项、苏毗、羊同等部可能也不至于被轻易吞并。”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以及侯君集都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亦是凝眉思索着。

人皆有求权之心,松赞干布目前只有唯一子嗣,若在未来数年间仍无其他后继者,恐怕有人会对这个继承人有所图谋。

这不仅仅包括吐蕃国内权贵,还有吐谷浑等地同样怀揣野心之辈也必将蠢动不已。

即便那些本无争斗之意的人士也会因此而心存顾虑,在此情况下对吐蕃政权的信心便会受到影响。

民众的态度常常在不经意间转变。

若吐蕃力量减弱,则大唐无疑将更加稳固。

西北各国倾向于大唐,则该区域必然更为安定。

届时,哪怕吐蕃想要强行采取行动,除了民心背离外,面对唐军的进逼其处境亦会变得不利得多。

李承乾轻轻吐出一口气,略显腼腆地又做了一次揖说:“儿臣愚见,不过聊表所思罢了。”

"兵书云:交战之时,以正兵相接,以奇策取胜。你的策略看似非常规,但若执行得当,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天子颔首表示赞同,随即转向一旁的房玄龄询问道:"宰相,依你之见,此事是否可行?"

"确实可行。"房玄龄肯定地点了点头,并继续分析道:"只是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安排让几年后松赞亲自陪同未来外孙访问长安参加盛典之事广为人知,随后再巧妙提起对其子嗣继承权问题的关注。其余事项便可依次展开..."

"假使松赞果真诞下拥有大唐血统之后裔,则更有利于我方深入渗透对方社会结构。"李承乾微微低头补充道。

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吐蕃像过去那样毫无预兆地侵扰边境。

而这正是大唐最初希望通过联姻达到的目标之一。

然而假如松赞既不能生育或故意不让公主生下继承者,则形势又将完全不同。

而且根据现今禄东赞在长安的行为判断,李承乾的想法很可能成为现实。

“那就这样定了,加强对边境的警戒力度,同时加强对吐谷浑与党项等地的影响,并通过散布消息削弱他们的根基;趁着此次婚约契机派人潜入探查敌情详情包括政治军事体系布局以及地形地貌等变化。各部门应早做打算应对这一切挑战。”太宗皇帝直接下了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从军赋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奸臣当道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