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突然打断,"让长孙祥和戴至德去卢府送十六匹绢,好歹主仆一场。"
说着冲立在殿角的绯袍官员抬抬下巴。
常何心头一凛。
长孙祥虽只是个太子率更令,可他姑母是长孙皇后。
这尊大佛往卢府门前一杵,那些说太子睚眦必报的谣言得碎成渣。
……
东宫门外,六位千牛卫挺立等候。
一身赤衣铠甲的常何朝他们走去,而东宫千牛卫率贺兰楚石小心翼翼地跟随其后。
突然间,常何的步伐顿了顿,轻轻旋身,视线投向整个东宫范围。
贺兰楚石也随即止步,在一侧敬重站立。
目光掠过四周后,终于,常何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贺兰楚石身上,语气平和地说:“贺兰啊。”
“将军!”贺兰楚石立即庄重行礼。
“既然太子想要派人慰问卢府,贺兰,你也一同前往。”常何瞥了贺兰楚石一眼,随即转身朝承天门方向前行,旁边的六名千牛卫紧跟其后。
“末将领命!”贺兰楚石在门前低头行礼,直至常何的身影渐远,才微微放松心情,然后转身返回东宫。
踏入宫门,直奔嘉德殿而去。
此时,殿内的秦宸、张玄素、李茂、令狐仲堪以及萧岁等人各自立于两侧。
长孙祥与戴至德站在中央,面色沉重。
贺兰楚石上前致礼道:“殿下,武水伯吩咐,让我一同出行。”
封侯武水县伯之名归属常何所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承乾点头回应,语调沉稳地说:“你的参与很好,有了千牛卫率随行,某些事务处理起来更为顺畅。”
“是!”贺兰楚石略低首表示赞同。
李承乾抬起眼,“戴卿!”
戴至德随即回以礼数:“臣在。”
“此行贺兰陪同表兄前往安慰,至于你,则需要多留心观察。”李承乾仰望嘉德殿之外,声音柔和地继续说:“现在大理寺已在卢家内外布防,为何有人竟能在卢家门口溺毙他?”
戴至德缓缓抬首,专注注视着李承乾。
李承乾接着道来:“据说犯下大案者往往渴望返回作案地点。”
在场不少具有司法经历的官员们不由得感到惊异,还有这样的看法?
咦,细想之下似乎的确如此。
这又是谁的观点呢?
“存在三种人,诸位须得特别留意。”
李承乾深思状地继续发言:“首先是昨晚立刻前去探视卢氏家族,并且今天依然会现身的人……昨晚已有圣上言明态度,因此不会有很多人参访。”
群臣自然点头附和。
的确,经过皇上昨晚的几番提醒,一般人绝不敢轻易接触此事。唯有真正亲近之人方能涉足。
当然也可能包括那些不了解朝廷形势者。
“第二种人群。”
李承乾短暂停顿,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说:“如果某人意图围绕《离骚》大做文章,那你们必定会遇到许多敌视的目光;当中一部分人见到你会转身离去,但另一些则会从愤怒转为友好——后者正是你们应该注意的对象。”
“遵命!”
贺兰楚石、长孙祥以及戴至德三人闻言眼前豁然开朗,拱手应诺。
“最后一种类型。”
李承乾面容更加严肃,轻叩桌面说道:“即在这两组之中地位相当者,尤其是在近一年里与卢护关系尤为密切者……”
众人神色愈加凝重起来,随着李承乾话音落下。
若要查明年初那次落马背后真相,就必须找出之前频繁与卢护联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