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皇权核心的位置,外部势力越是鞭长莫及。
李恪亦不例外。
事实上,皇上对此心知肚明;有时候朝廷与君主间确实需要这么一种隐秘而高效的沟通管道。
有时皇恩浩荡会特意保留这些渠道,让外界知晓其安然无恙的消息得以流出。
但是这类联络网络主要集中在较为外围的地方,在更深更秘密区域内的存在就极为罕见了。
若有任何人胆敢试图渗透到皇宫深处甚至后宫范围,则必招致灭顶之灾。
此刻,陆申显得格外镇定自若,相反,倒是李恪的表情略显不安。
曾几何时,他也曾是宫廷中的一员,离开之后仍有不少旧属留在那里。
多年来,李恪暗中照料他们的家庭成员作为报答;同时这些人也会不定期从宫里传递出些许信息给李恪参考。然而现在看来……
这条精心维护的秘密渠道恐怕不得不废弃掉了。
“陛下将此消息公开,肯定有其深意。”陆申转向阎立本询问道,“阎大人,你认为陛下的目的何在?”
阎立本稍作思量,回答说:“这个问题关键在于陛下对吐蕃的态度。吐蕃地处大唐的西北方向,且与吐谷浑、党项等国家和地区隔开。
当前情况下,直接攻打吐蕃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现在他们还来求亲,但诚意显得不足……因此,最理想的策略可能是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过失,并自行纠正。
也许,陛下是希望通过我等将这份警示带给吐蕃人。”
“告知他们太子正在关注着吐蕃动向,而整个大唐也在注视着,倘若吐蕃不能尽快让公主诞下子嗣,那大唐就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
陆申跟着嗯了一声。
皇上还没打算跟吐蕃撕破脸,但太子早把吐蕃那点花花肠子捅破了。
太子对吐蕃这么防备甚至敌视,要是和亲的事老拖着办不成,保不齐哪天太子就要撸袖子收拾人。
阎立本和陆申三言两语就把线头理清楚了。
"皇上借太子的手敲打吐蕃,又准您把这茬往外漏,不怕吐蕃觉得咱们窝里斗?"
陆申捏着茶碗沿,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原本还盘算着借机跟吐蕃搭线的李恪顿时警醒。
"可别小看吐蕃的胃口。"
阎立本用镇纸敲了敲案头,"皇上这也是在试您的深浅。咱们现在就得玩两手——既要给吐蕃透风说太子要整他们,又得警告他们敢乱动的话,您和太子都饶不了他们。"
老头说着突然探过身子:"等这口信递出去,立马跟吐蕃使团断干净。"
陆申接茬道:"晾他们十天半个月,等他们急得跳脚再来求您,这买卖才好谈。"
阎立本突然盯着李恪:"但您得想明白,要是最后谈崩了,吐蕃保不齐像贞观十二年那样再咬咱一口,到时候这烂摊子可都得您扛。"
李恪握着茶杯的手猛地收紧,指节都泛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