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侯君集原本是深受重用的,曾经两次独立领军进行作战,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还曾经率军攻灭高昌国。
只可惜后来因为收受金宝,曾经被下狱,虽然很快就释放了可此后数年从来没有在被重用。
或许这让侯君集的心中心生不满了。
以至于后来与同样不安的李承乾一同合谋造反。
最终事败被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好在李世民也算重情重义,在侯君集死后并没有为难其家族,挂在凌烟阁当中的画像,也并没有被移除。
依旧时常缅怀。
可这一切也证明了侯君集在性格上有缺陷。
对于以后这位能与自己一同造反,李承乾现在心中很难说的上信任。
想来历史上侯君集愿意随同李承乾谋反,也绝非是出于对太子的忠诚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这本来是没有错的。
只可惜侯君集实在是难以让人信任。
或许不去信任侯君集,不去重用这个人,这位老陈在日后反倒是能落得一个善终的结局吧。
至于李承乾让杜嫣然去找的那个人,倒并非是如同侯君集这般的盖世名将,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助理距离此地差不多有五百里,营中有军士万宇,这些也都够用了。
至于为什么李承乾信任这个人,倒也简单,因为这个人曾经给李承乾在宫中做过伴读,二人的关系极好。
从出仕的那一天起,自然而然的就被人给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这样的人李承乾是信任的。
而且……
对于侯君集……李承乾的在心中有一些原本不应该存在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可怕。
侯君集……侯君集……
当日那个江上的劫匪说,他们在被绞杀的时候,那些人使用的都是军中制式弓弩,那这件事会不会与侯君集有关呢?
军中制式弓弩是管制物品,可对于独自在外领兵的大将来说,弄一些这种东西并不算困难。
无外乎多报一些战损的问题罢了。
没错就是战损……
大唐虽然一统天下,并且南下最远控制了岭南乃至靠近脚趾的地方,可实际上在南方依旧有诸多的敌对势力。
蒙舍诏等国便是其中比较难缠的几个。
所以驻扎在南方的军队如同北方的边军一样,有很多实战要参加。
参战就会有战损,这战损具体有多少,就全看领军的将领上报多少了,毕竟朝廷的特使又不能真的倒战场上去一个个的数,每种武器损坏了多少。
这就给了许多可以钻的空子。
李世绩也是驻扎在南方的将领,麾下有八万军队。
他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并且对李承乾颇有好感,只可惜他驻军的地方有近千里的距离,怨谁解不了近渴。
退而求其次自然是侯君集,只可惜侯君集这个人李承乾自己信不过。
那么剩下的唯一的一个选择也就只能是自己的那个发小郭淮礼了。
堂堂太子身边竟然是无人可用,这要是说出去的话,是不是也算是一个笑话呢?
至于侯君集,李承乾觉得这件事应该好好调查一下。
要不然解释不了,江湖势力手中怎么会有那么多军中制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