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顾彦行从练武场赶了过来,看到水井,也是激动。
姜小暖看到顾彦行过来,便开口喊道:“顾彦行,你告诉大家,这个水井里可以尽情地使用,以后可以一天吃三顿饭,不用再担心水不够用,我会定期来补充。”
顾彦行转述了神女的意思后,村民们是一阵欢呼。
“神女万岁,神女万岁!”
“只是,现在也不是农忙的时候,一天吃三顿饭,太浪费了。”
“是啊是啊,我们现在每天能吃上一顿大白米粥,都特别的满足了!”
“没错,一天三顿饭,实在是太奢侈了!”
……
小人们都是惶恐。
要知道,就是农忙的时候,他们也不敢一天吃三顿饭的,顶多一天两餐,已经是好时候了。要是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天一顿都是奢侈,可能几天才吃一顿饭了。
姜小暖听得心酸不已。
“顾彦行,你告诉大家,现在有了水,接下来就要挑水浇地,耕地,种植冬小麦了,不吃饱饭,哪里有力气干活?”
顾彦行听了,很是吃惊,但还是将神女的意思转述给了大家。
众人顿时议论了起来。
“种冬小麦?小麦很不好吃啊。”
“是啊,这村里头要是谁家敢给爹娘吃麦饭,那可是大不孝的事,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是啊是啊,而且,今年种了冬小麦,那明年开春的时候,就种不了黍米了啊。”
姜小暖听得不是很理解,询问了顾彦行后,才知道。
小人国的这个时期,缺乏深耕细作的工具,小麦产量并不比粟米高。
再加上石磨还没有普及,小麦磨得粗糙,做成麦饭后,十分难以下咽,所以大家还是更倾向于种植粟米,和黍米(黄米),直接蒸熟就能吃。
就说他们坞堡里,小人们用命留的种粮里,也只有粟米,大豆,和黍米,根本没有麦种。
知道了小人们的忧虑后,姜小暖便喊了顾彦行。
“你告诉大家不用担心,种植冬小麦并不会影响到大家来年春天再种粮食。”
这下就是顾彦行都愣住了,有些不确信:“神女的意思是让大家一年两种吗?可一年两种,田地会累死的。”
“不会累死,到时候我会教给你们制作土家肥的方法,以及种田的技巧,通过给农田施肥,就能实现一年两种,同时农田还不会累死。而且,还能实现粮食高产,一季小麦,就能达到亩产300斤左右。”
其实姜小暖说的这个300斤,已是少得可怜了,要知道,他们现在的小麦亩产量,河北,河南一带,能达到亩产400-600公斤的。
可顾彦行在听到这个数值时,指尖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要知道,翼州的粮食产量,粟米平均亩产量只有105斤,小麦产量与粟米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会更低一些。
若是,亩产量能达到三百斤,再加上一年两季的收成……他血液都有些沸腾了。
这时,姜小暖继续画饼:“至于你们说的味道不好,更不用担心,只要有了石磨,哦,到时候我也会教给你们怎么制作。然后用石磨就能磨成面粉,味道不比黍米差。像昨天,我给你们的挂面,就是用面粉做成的其中一种食物。”
等顾彦行将神女的意思传达出去后,整个坞堡的小人都沸腾了,纷纷跪地高呼:“神女万岁。”
“一年两季,就是亩产六百斤粮食,咱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咱们真的也能跟贵人们一样,吃三顿饭了!”
“神女万岁!”
“俺对列祖列宗发誓,从今天开始,俺就信神女的,谁要是敢对神女不敬,俺王大栓,第一个不同意!”
“俺也是,算俺李小四一个!”
“还有俺……”
姜小暖看着蹭蹭上涨的信仰值,伸手在顾彦行面前倒了一堆的食盐下去。
普通的精盐,在小人们面前,就如同一颗颗糖块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