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傅,这是您负责的部分,"李明远将一叠图纸交给车间主任,"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
刘师傅仔细看了看图纸,皱起眉头:"李总工,这些零件看起来很奇怪,不像我以前见过的任何机械部件。"
"这是新型设备的关键部件,"李明远解释道,"具体用途暂时保密。您只需确保按图纸要求完成就好。"
刘师傅点点头,虽然充满疑惑,但对李明远的指示从不质疑。
最近这位年轻总工的威信在厂里可是直线上升,那个传说中的发动机就是明证。
类似的场景在工厂的各个车间上演。
机械车间负责加工精密传动部件,工装车间负责制造各种固定装置和校准工具。
每个车间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不知道全局。
李明远每天穿梭在各个车间之间,检查进度,解决问题,确保每个零件都符合设计要求。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一人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将这些分散生产的零件组装起来,一点一点地构建着这台划时代的机器。
……
深夜,李明远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最后一个步进电机接好了,"李明远自言自语,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控制系统也已经调试完毕。现在,该测试这台数控系统了。"
他面前的工作台上,一台约半米高,一米宽的金属箱体静静地躺着。
这就是龙国第一台数控系统的原型机——虽然外表朴素,甚至有些粗糙,但其内部却蕴含着工业革命的种子。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电源开关。
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几盏指示灯相继亮起,一台连接在控制箱上的小型打孔机开始运转。
"系统启动正常,"李明远紧张地盯着指示灯,"下一步,测试控制功能。"
他拿出一卷预先准备好的打孔纸带,这是数控机床的"程序"——通过纸带上的孔洞排列,控制机床的动作。
在这个电子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打孔纸带是最实用的程序存储媒介。
李明远小心翼翼地将纸带装入读取器,然后按下"运行"按钮。
纸带开始缓缓移动,读取器的感应针探入孔洞,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
与控制箱相连的一台小型铣床的刀具开始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在一块金属板上雕刻出精确的图案。
"成功了!"李明远激动地跳了起来,眼睛紧盯着铣床的动作。
图案并不复杂,只是一个简单的五角星,但每一条线都精确无比,误差小于0.01毫米——这在手工操作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明远仔细检查完成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台原型机虽然简陋,但它证明了数控技术在龙国的可行性。
接下来,只需要将这套系统扩展和完善,就能应用于实际生产。
"这就是第一代数控系统,"李明远轻抚着控制箱,自豪地说,"虽然比不上后世的CNC,但已经足够改变生产方式了。"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