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木匠皇帝? >第1669章 赛外蒙古(上)

第1669章 赛外蒙古(上)(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蛊真人踏星离婚之前轮回乐园全职法师诡秘之主妻子的秘密大奉打更人牧神记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低垂的穹顶之下,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赫然分布着延绵数里不绝的营帐,不远处则是有一道横跨两岸的壕沟,此时已被冰雪所覆盖。

此地,便是距离大明京师数千里之遥的奴儿干都司,历史上的金朝曾在此地设立会宁府,被时人称之为"上京"。

永乐年间,国力达到巅峰的大明在驱逐了盘踞于此的北元残军之后,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将其纳入大明版图,并设立流官。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廷对此地的掌控力与日俱减,奴儿干都司也逐渐摆脱了朝廷的控制,重新恢复了由当地游牧民族自治的局面。

相比较大明的绝大部分省份,奴儿干都司的疆域广袤了数倍不止,但人烟却是比"赤地千里"的陕西还要稀少。

除却世代居住于此的女真部落及蒙古部落之外,便只剩下了前不久才刚刚率众迁徙至此的"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

...

...

自从去年于距离野狐岭数十里之遥的塞外草原吃了败仗,并狼狈逃出归化城之后,名义上能够节制蒙古诸部的林丹巴图尔便是力排众议,领着其麾下硕果仅存的精锐们,沿着西拉木伦河一路向北,最终抵达了人迹罕至的奴儿干都司。

这一路以来,凭借着"蒙古大汗"的名头及察哈尔部精锐骑兵的战力,林丹巴图尔一路收拢残兵,并顺势收复了多个游牧于西拉木伦河畔的蒙古部落,使其饱受重创的察哈尔部竟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重新恢复元气。

在这个过程中,林丹巴图尔也不可避免的与当下"奴儿干都司"疆域中势力最大的和托辉特部产生交集,并兵戈相见。

这和托辉特部名义上听上去虽是有些拗口,但追根溯源却是地地道道的蒙古,祖上是喀尔喀部落汗王为了控制卫拉特部而单独划分出来的部落。

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和托辉特部疆域扩大了数十倍不止,汗帐驻扎于唐努山南麓的乌布苏湖,并与沙俄接壤。

在得知"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率众迁徙至"奴儿干都司"并游牧于西拉木伦河畔之后,自认为受到挑衅的和托辉部大汗俄木布额尔德尼主动率众来袭,双方于西拉木伦河畔展开交锋。

在林丹巴图尔的身先士卒之下,常年于此地作威作福,自认为兵峰无人可挡的和托辉部大败,汗王俄木布额尔德尼在少许心腹亲兵的簇拥下趁乱而逃,余下兵马死的死,降的降。

经此一役,林丹巴图尔重新打响了其"蒙古大汗"的名号,使得游牧于此地的蒙古部落皆是主动率众来投,本对林丹巴图尔不闻不问的"漠北蒙古"及"漠西蒙古"也是遣使来见。

甚至有传闻说,位于绥芬河以东的沙俄在听说了"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亲自行至"奴儿干都司"之后,也准备派遣使臣来见,后被和托辉部阻挠方才作罢。

但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林丹巴图尔一扫在漠南草原时的失败落寞,又一次打响了其蒙古大汗的名号。

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近些时日声名赫赫的林丹巴图尔非但没有一雪前耻的如释重负,反倒是心事重重,心情不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十国风华乱世悍卒:从娶娇妻开始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