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木匠皇帝? >第85章 福王的直觉

第85章 福王的直觉(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我的极品老婆赘婿神皇温柔潮汐[先婚后爱]轮回乐园仙逆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杨洛苏轻眉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我哭了,我装的[电竞]

...

北京郊外,京营大营。

\"诸位都去忙你们的吧,朕今日来是找徐卿家的。\"

朱由校笑呵呵的冲着京营众将们说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后,京营众人纷纷行礼散去,只有徐光启留了下来。

\"皇爷,天越来越冷了,您小心身体。\"

与王安一样,徐光启也是率先的对朱由校表示了关心。

朱由校无奈的摆了摆手,怎么所有人都觉得他身体差呢。

\"徐卿家,朕今日前来,是想问问你关于我大明粮食的问题。\"

朱由校率先一步,走了起来。

徐光启听后,连忙与朱由校错开了半个身位,跟在朱由校的身旁。

关于此事,他也早就想跟朱由校谈一谈了

徐光启此人对于农业之事,也是极为的擅长。历史上他就曾播种土豆,番薯,并试图加以推广,可惜没有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

\"皇爷,我大明如今看似平安无事,实则危机重重啊。\"

徐光启一开口,就将跟在后面的王安吓了一跳,没有想到这位看似寻常的徐大人,一开口就是如此惊人。

朱由校听了徐光启的话后,脸上没有一丝不快,反而是流露出了欣赏之色。不愧是徐光启,见识就是不同于常人。

\"陛下,如今我大明百姓负担极重,耕田极少。若是好的年景,倒也可勉强度日。但是从万历年间,我大明就开始灾害不断,粮食减产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若长此以往,大明必有一难。\"徐光启面露忧虑之色,丝毫没有掩饰太平的意思。

朱由校轻轻颔首,徐光启说的还是轻的。等到了崇祯后期,形势会更加恶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有解决的办法?\"朱由校带着希望的眼神看向徐光启,希望他能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哪知道,徐光启也是面露难色,缓缓摇了摇头。

见状,朱由校也是一愣,难道连徐光启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吗。

不过徐光启还是紧跟着说道:\"皇爷,百姓们耕田减少,那是朝廷上的事,臣也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不过臣倒是有个不成器的法子。\"

\"说来听听\"朱由校连忙催促道。

\"皇上,臣从福建见过一种当地人种植的食物,被当地人称之为甘薯。俗名为红山药,臣仔细查证过,甘薯的产量巨大,且种植简单,容易保存。\"

\"不仅如此,臣在这京中,还见过一名为土豆之物。据臣了解,此物也是产量巨大,容易保存。\"

当徐光启说出这两种农作物的名字后,就发现朱由校正面色古怪的看着自己。

他连忙问道:\"皇上,可是臣哪里失言了吗?\"

听到徐光启的话后,朱由校才从恍惚中醒过神来,没想到徐光启给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既然解决不了土地的问题,那就让有限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朱由校连忙说道:\"没有没有,徐卿此言是个好办法,给朕提了个醒。\"

只是没想到徐光启反而面露苦色:\"皇上有所不知,据臣了解,土豆,甘薯这两种农作物虽然早已传入我大明,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大面积种植。\"

瞧着朱由校疑惑的眼神,徐光启又连忙说道:\"皇爷,这甘薯和土豆虽然产量巨大,但是口感却远不如大米和面粉,所以百姓们不愿意耕种,因此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只在少地方有人种植。\"

听到此话后,朱由校暗自点头,这是时代造成的必然性。

不过朱由校也没有太过于担心什么,眼珠子转了一转。百姓们自己的土地,他们自然愿意去种一些价值更高的产物。

但是这天下更多的土地,被掌握在地主阶级的手里。这其中,最大的地主,除了他朱由校,便是宗室们了。

他们可有的是土地,比如福王...

此刻正在翊坤宫中的福王,突然觉得浑身一凉,有一种被人盯上的感觉。

\"皇爷不会又打我什么主意了吧..\"朱常洵下意识的在心里想着。

这该死的熟悉感..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我执天下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朕,木匠皇帝?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