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84章 可能让你执政吧

第184章 可能让你执政吧(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我的极品老婆赘婿神皇温柔潮汐[先婚后爱]轮回乐园仙逆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杨洛苏轻眉我哭了,我装的[电竞]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春和宫。

朱厚炜已经从大哥那知晓了外廷的政事。

只是他想不通父皇究竟在做什么。

父皇此前教导过他们,天子一言九鼎,即便决策错误,也要贯彻到底,因为天子从来不会错。

可现在他竟一反常态。

伦文叙这群人被贬,绝不会是弘治皇帝头脑一热做出的决定,不过十几名翰林而已,流放便流放了。

为什么现在父皇却又要召他们回来呢?

朱厚炜实在想不通弘治皇帝的用意,但要说父皇没有目的又绝对不可能。

而且这场和文官集团的斗争中,父皇明明胜利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给我改封昌平王?

除非这件事在父皇看来,还没有结束!

可是那么高官和年轻的官僚全部被贬,各司已经严重缺乏人才,父皇做的已经够了,再继续下去,大明朝真就没有治国之人了。

朱厚炜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也就不去想那么多了,静观其变,看看父皇究竟在谋划什么。

……

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才离开京师没多久的伦文叙等翰林官全部被召回京师,官复原职。

李东阳的名声虽然在前段时间于文官群体中有些不太好,很多人谴责他,但毕竟李东阳有底蕴,作为茶陵诗派的代表人,李东阳有很多簇拥者,又加上这次的事,让李东阳名声逐渐转好起来。

洪钟更是因为一封奏书,在文官群体中名望抵达高峰。

只是李东阳一直奇怪一件事,弘治皇帝做了这么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蔚王就藩昌平。

为什么现在还没下旨?

明明他已经胜利了,还在等什么?一股不安的预感总是在李东阳心头萦绕。

帝心难测啊!

八月二十三日,翰林院修撰伦文叙入乾清宫觐见皇上,继续祈求弘治皇帝放弃封蔚王于昌平。

弘治皇帝并未理会。

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又三名翰林院庶吉士入乾清宫觐见弘治皇帝,依旧没有取得成效。

李东阳越来越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此前弘治皇帝是不准许这群翰林入乾清宫的,为什么现在又准许了?

虽然在外人看来弘治皇帝这是对文官的妥协让步,但李东阳始终不那么认为。

明明弘治皇帝在流放伦文叙等人后,可以直接封朱厚炜为昌平王,这么好的时机他没下旨,那他在等待什么?

八月二十六日晚,翰林院庶吉士赵时默正在和同僚商议明日入宫请柬之事。

赵时默是弘治九年的进士,此前就随伦文叙等人一同于午门外跪伏逼宫,在这次事件中,作为主要发起者之一,赵时默如今重返翰林,名望瞬间高涨。

然而弘治皇帝虽然将他们召回,但依旧没放弃封朱厚炜为昌平王的想法,这不免让赵时默很是气愤。

又加上这两日翰林们纷纷劝谏,弘治皇帝却依旧不听,于是赵时默准备了充足的奏疏和历代书籍,打算明日入宫给弘治皇帝讲经筵的时候,好好劝谏弘治皇帝。

等翰林院所有人下旨后,赵时默将明日经筵书本整齐放在书桌上,然后从容离开翰林院。

东厂几名番子此时小心翼翼进了翰林院,用备用钥匙打开了翰林院值庐,找到赵时默的书籍,将书籍中间掏空,然后将一柄不大的匕首放入其中,然后小心离开翰林院。

……

乾清宫,梁敏急促走来,找到弘治皇帝,开口道:“皇爷,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执天下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朕,木匠皇帝?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