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既然选择了战队弘治皇帝,就该料想会有这么一日。
弘治皇帝已经明确表明了意思,陈玉当然也知晓该怎么做,虽然他没有正面回答弘治皇帝,但没有反驳弘治皇帝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等陈玉离开后,朱厚炜才问弘治皇帝道:“阿耶,你要给我封在昌平为王吗?”
朱厚照笑着道:“这才好呢!我还担心以后弟弟你要去远处就藩,咱们兄弟就很难见到了,这次好了,父皇给你封在昌平,你想回宫那不就是两步路的事么?”
虽然现在距离朱厚炜就藩还有一段时间,毕竟朱厚炜还没有成年,但现在弘治皇帝就已经开始替朱厚炜的未来考虑。
朱厚照喜滋滋的,但朱厚炜却有些愁闷,这其中恐怕会遇到很大的阻挠,不然弘治皇帝不会特意将陈玉召出宫说出这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这足以说明朝中大多数官吏都在反对弘治皇帝此举。
朱厚炜也明白其中的逻辑,朝中官吏们也没做错,如果在弘治一朝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后世皇帝就可以做到有矩可寻,日后一旦不喜皇太子,那就将诸王留在京,势必会让其他诸王心生异心。
大明不能再经历一次靖难了。
清朝倒是没这种规矩,那是因为清朝的野猪皮并没有确定嫡长子继承制,谁都可以继承皇位,因此清朝的藩王几乎都不会离开京师。
可如果明朝在弘治皇帝这开了个不好的头,对未来的危害将会变的无穷大。
最为主要的,弘治皇帝要孤身一人对付朝中百官,这其中的难处不言而喻,朱厚炜也不希望弘治皇帝遇到这些烦心事。
“阿耶,是不是藩王的封地不能在京啊?”
“你刚才特地将陈大人给叫来,让他支持你的想法,是不是因为朝中很多人都不支持你?”
弘治皇帝欣慰的看着朱厚炜,感慨道:“厚炜啊,你是比你大哥想的多很多,是啊,朝中诸官百司都不支持朕将你封在昌平。”
“昨天在万岁山下,内阁六部都察院等所有臣僚听闻此言,立刻开始了激烈的反驳,劝谏朕不能开藩王封京畿这个头。”
朱厚照瘪瘪嘴,哼道:“这群人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是我大明皇家内部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啊?”
弘治皇帝瞪了朱厚照一眼,道:“他们是大明的臣僚,当然要为大明的未来操心。”
“大明不是朱家一家的大明朝,是百官天下万民的大明,所有人都有责任拱卫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当然有资格来操心大明的未来了!”
朱厚照哼了一声,道:“他们在怕什么?怕弟弟篡位吗?怕我们兄弟不和吗?”
“弟弟你说你想不想做太子?”
“不想。”
“不,你想。你就算想也没事,以后大哥去给你开疆拓土,这怎么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弘治皇帝气的胸口在起伏:“当然有问题!”
“你是嫡长子,除非朕给你打回娘胎让你重新生一次。”
朱厚照:“这个……不太可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