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96章 张懋的智慧

第96章 张懋的智慧(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我的极品老婆赘婿神皇温柔潮汐[先婚后爱]轮回乐园仙逆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杨洛苏轻眉诡秘之主我哭了,我装的[电竞]

……

临近年关,在入京的官道上,一批批学子儒生结伴而行,各轿子马匹多不胜数。

明年开春就要开启弘治十二年的会试,距离京师较远的举人们通常都会提前入京安心温习功课,少一个年关陪家人过节无足轻重,一切都以科考大业为主。

在入直隶的官道上,两名老者结伴而行,当三顶轿子路过两名老者后,轿内年轻人立刻下轿,激动的问道:“可是石田先生?匏庵先生?”

唐寅和文徵明、祝枝山仨人都是为了今年科考提前入京,实在没想到在直隶官道上居然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沈周和吴宽。

唐寅激动万分。

沈周年近八十,若非老母去年仙逝三年,即便张懋相邀也不会来京。

他微微颔首,唐寅急忙自报家门:“南直苏州吴县人唐寅见过石田先生,匏庵先生!”

文徵明跟随唐寅身后,激动的道:“老师,你入京了?”

文徵明也是直隶长洲人,绘画是跟着吴宽学的,吴宽因弘治八年父亲去世丁忧,今年才被召回京师。

祝枝山和徐祯卿紧跟着过来给两位绘画大家见礼。

沈周微笑道:“唐寅,字伯虎,老夫听过,后起之秀,我南直的希望呀!”

吴宽微笑道:“石田先生可别忘了我这名学生,徵明的才学也可圈可点,今科必中!”

“不聊科考,不聊科考,免得给孩子们添几分压力。”沈周捋须,“廷勉邀老夫入京,要让老夫培养培养他们几家的孩子,瞧一瞧这些孩子的画功。”

“老夫半截身子入土,若能培养几名后生孩子,倒也不枉这副老躯。”

“又加原博要入京出仕,便和他一同携手来京了。”

吴宽笑着道:“英国公……哦,昌平侯张廷勉让老夫入京第一时间便去他府上下榻,恐也是为了此事。”

沈周调侃:“这个大老粗,对后代的培养还是尽心尽力的嘛,看来他的子孙后代天赋倒是不错?”

吴宽道:“他那点心思谁还不知,这就是为了让沈老过来做他孙女老师的……还不止他一人,新宁伯谭佑、驸马都尉王冕等人都在虎视眈眈。”

“伯虎啊,你们几个恐也要被拉过去指点他们的孙子孙女了。”

“不过这于你们来说却是一件好事,难得的机会,迟早要入朝为仕的,多接触点人脉,总归对未来有益处。”

明朝的这些举人,一旦出名,好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楚的,在考中进士之前就要培养人脉,以后为官才能在明朝官场吃的开。

有一名前辈老师指点,可比无头苍蝇要重要的多,南京刑部郎中李志就是最好的例子。

凭着数十年努力好不容易考中科举,兢兢业业一路从南直调到天子脚下出任刑部郎中,可官场上毕竟没有多少人脉,最后被下放都不知原因。

有人脉和无人脉在明朝官场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处境!

唐寅几名年轻的举子对此显得很是严肃认真,毕竟要指点公侯家的子嗣,自然还是要拿出十二分力的!

“老师,学生斗胆敢问,该怎么评判呀?”唐寅有些无措的询问。

沈周捋须笑道:“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你们还没为官呢,身上的浩然正气可不能丢!”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我执天下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朕,木匠皇帝?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